百书楼 > 反派她摆烂后,依旧权倾朝野 > 第2470章 世风日下,有伤风化!

第2470章 世风日下,有伤风化!


也难怪他刚刚会跳出来为傅玉棠鸣不平了,原来是个死断袖!

真是世风日下,有伤风化!

自觉发现芮成荫“冲冠一怒”真相的四人没忍住相互对视一眼,毫不意外,皆在对方眼中看到或多或少的鄙夷之色。

邵景安倒是没他们想得那么多,也不觉得芮成荫是断袖,或者对傅玉棠关注过多。

一来,他回京后,调查过傅玉棠这些年的人际关系和动向。

二来,礼部有一群爱嚼舌根的下属。

对于芮成荫这些年间歇性调查傅玉棠,持续性上参傅玉棠,在朝堂上与傅玉棠争锋相对的事情,礼部那些人津津乐道,时不时得翻出来回味一下。

因此,关于二人之间的情况,邵景安是知道一些的。

芮成荫一心把傅玉棠当敌人,清楚敌人的动向,那再正常不过了。

邵明澜也没觉得芮成荫是断袖。

因为,她的注意力根本不在芮成荫的身上,而是在他的话上。

万万没想到,傅玉棠做了这么多利国利民的事情!

因为自家弟弟将其逐出师门,愤而离京一事,使得她真以为傅玉棠是个不学无术之人。

之所以提出开办女子学堂,大概率是为博名声。

要么就是乱搞一气,踩着女子上位。

毕竟,傅玉棠并无真才实学。

开办女子学堂这种开创历史的壮举,阿景都不一定能做好,更别说傅玉棠了。

于是,进京后,便自以为是地出手试探傅玉棠,想着揭开她的假面。

看似清醒正义,实则盲目无脑。

思及此,邵明澜脸都红了,心里惭愧不已。

但凡她事先让阿胜去调查一二,她都将知道傅玉棠是什么样的人了,哪至于做出那种蠢事?!

“枉你自诩清醒,实际上蠢得跟猪一样。”邵明澜没忍住敲了敲脑门,暗暗骂了自己一句。

对于眼前众人的各种小心思,芮成荫半点不知,只看到众人皆睁大双眼,神情愕然望着自己,心里得意极了。

这些人,莫不是被他惊人的记忆力吓到了?

嗐,不是他自夸,他这人生来记忆力就特别好。

虽然达不到过目不忘的本事,但也大差不差了。

甭说细数傅玉棠这些年的功绩,就是让他把二人这些年在朝堂上的争吵内容复述出来的,那也没什么问题。

为了让众人感到更加震撼,对他的记忆力有更清晰的认知,芮成荫又捡了两三件陈年往事,言简意赅地讲了一遍。

末了,提高了音量,  直视着众人,大声道:“总而言之,傅大人并不是那种仅靠圣恩才得以进入朝堂,侥幸取得一官半职的无用之人!

他有真才实学,也心怀天下。

就拿最近针对拐子修订的新法,也是傅大人力排众议促成的。

受益方是谁,想来不必本御史多说了吧,王老爷?”

王庆:“……”

面皮抽动了一下,王庆咧开嘴,赔笑道:“是,多亏了傅大人,小女才得以平安。

王某认为傅大人此举功德无量。

不光是小女,大宁有不少妇孺定然也受到了傅大人的庇护。”

“是啊。”

芮成荫满意点头,一脸赞同道:“如你所言,王姑娘并非第一个,却也不是最后一个。

但是!

可以肯定的是,机傅大人倡议修改的新法,会一直保护大宁每一个无辜百姓,肃清大宁的风气,让百姓们得以安居乐业。

单单这些功绩,便足以说明傅大人并非愚钝之人。

可太傅却看走眼了,白白失去了一个好徒弟。

不光如此,还误导了天下百姓,让百姓们以为傅大人是个不学无术的草包。

你们说,太傅是不是平白无故抹黑了傅大人的形象?

太傅本就有错在先,你们倘若再时不时提及当年殿试之事,那岂不是在提醒天下人,太傅他眼光不行,错把珍珠当鱼目?

这要是传出去,必然会让人耻笑。”

说到这里,芮成荫顿了下,抬眸看向邵鸿济,故意道:“邵老爷,你觉得呢?”

邵鸿济:“……”

关于朝廷这些年颁布的新法新规,邵鸿济是知晓的。

但他不知道这些新法新规,是出自傅玉棠之手。

他只当是新帝初登大宝,踌躇满志,在刘清、钱有才一众老臣帮忙出谋划策下,做出来的改革之举。

毕竟,阿景从来不曾透露,更不曾提及傅玉棠如此有才。

只偶尔在家书中抱怨,三个弟子没有一个是乖巧的。

一个经常天马行空,脑洞大开,做些匪夷所思的事情;

一个懒懒散散,不爱学习,不做功课,天天瘫在座位上睡大觉,雷打不动,人叫不醒,跟活死人没什么区别;

还有一个,看似没主见,别人说啥就是啥,哪边有热闹就往哪里凑,天天精力十足,实则心里主意大着,对万事自有一套评判标准,实在难以管教。

三人顽劣不堪,闹得他十分心烦。

刚开始,邵鸿济还不知道这三人分别指代谁。

直至有一年,阿景在家书中无意间提到傅玉棠不喜学习,也没法练武,每日只能待在藏书楼消磨时间。

想到傅玉棠最近这段时间因为无法练武而闷闷不乐,阿景便拜托他这做父亲的吩咐下人把他书房里珍藏的,儿时时期,张敏月专门找人定制的玩具收拾好,送到京城,他准备拿去给傅玉棠消解一下心中的苦闷。

所以,天天睡大觉,在课堂上当活死人的人是傅玉棠?!

不爱学习,不做功课,还没有一个好身体,连拳脚功夫都练不了,这这这这不是废物吗?!

不得不说,这傅玉棠还真是好命。

就她这样的资质和性子,如果不是侥幸得到圣眷,哪里能拜阿景为师呢?

可怜他家阿景,运气不好,收到的第一批徒弟里,竟然有这么一个没用的徒弟。

“如今,只希望这傅玉棠有点儿自知之明,知晓自己废物,就夹起尾巴来低调做人,万万不要不知天高地厚,胡乱生事惹事,坏了阿景的名声。”

彼时,邵鸿济这般自言自语道。

却不想,自己是有几分乌鸦嘴潜质在身上的。

这话说完不到六年的功夫,就闹出殿试一事。

傅玉棠害得他家阿景名声扫地不说,还逼得阿景前往边关吃苦。

得知这一消息后,邵鸿济越发确定傅玉棠就是不学无术之人。

而且,她还害得自己最得意的小儿子离开京城,脱离了权力中心,跑到苦寒之地去受苦。

说是帮忙镇守边关,实际上跟流放有什么区别呢?

不说这一去山高水远,寒风刺骨,就那荒凉之地,彪悍的民风,阿景不过是个读书人,并非征战沙场的大将军,纵然有万般抱负  ,也施展不出来啊!

因此,邵鸿济十分埋怨傅玉棠。

虽然现实中与傅玉棠没什么交集,但二人之间的梁子却早早结下了。

尤其是这六年来,傅玉棠一步一步登上丞相之位,而他最喜欢,最看重的儿子却一直在边关吃苦受罪,止步于太傅之位。

这让他如何不怨?

要知道,不管论学识、才华、地位,他家阿景都是碾压傅玉棠的存在。

如果他家阿景没有离开京城的话,那丞相之位哪里轮得到傅玉棠?

指定非他家阿景莫属!

每每想到这点,邵鸿济心里就难受极了,即便平日里面上不显,午夜梦回时却总忍不住把傅玉棠这名字拎出来,翻来覆去地骂,恨不得这世上没了傅玉棠这人才好。

不是他这人凶残恶毒,而是在他看来,傅玉棠除了运气好之外,一无是处。

活着,没什么价值。

死了,也不可惜。

不对,不是不可惜,是好处多多。

往小了说,可以给他家阿景挪位置;往大了说,那是避免危害江山社稷,还朝堂一片清明  。

思及此,邵鸿济就有些蠢蠢欲动,不禁琢磨起除掉傅玉棠的可能性。

好在,计划归计划,自身还残存两分理智,这才没有贸然付诸行动。

但是,这想法嘛,却是一直萦绕在心头,时不时冒出来一下。

他自诩是要替天行道,匡扶社稷,保护百姓受草包官员荼毒,结果……

现在有人告诉他,傅玉棠并非庸才,而是才智双全的人物。

甚至,足以与他家阿景匹敌。

这这这这明显不对啊。

既然傅玉棠如此出色,他家阿景为什么要把她逐出师门?

难道他不知道这会让他和邵氏白白失去一个优秀弟子吗?

邵鸿济震惊了,茫然了,百思不得其解了。

于是,在听到芮成荫的话后,第一时间抬眼去看邵景安,用眼神询问他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为什么?

作为师父,阿景是真没发现傅玉棠的真实资质,还是故意为之?

对上自家老父亲询问的目光,邵景安抿紧了双唇,一句话都没说,只下意识避开了视线,净白的脸上隐约多了几分不自然。

这模样,明显就是心虚啊!

他是故意的!

邵鸿济一颗心直直往下坠,嘴巴动了下,想要说些什么,却又碍于傅玉棠、芮成荫两个外人在场,不好说出口。


  (https://www.bshulou8.cc/xs/14119/1110866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