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进展顺利
与此同时,其他突击分队也在机场各处爆发激烈战斗。
他们迅速占领了机库、油库和弹药堆放点,少数留守机场的美军地勤和官兵进行了零星的抵抗,但在如神兵天降的国防军精锐突击队面前,很快就被粉碎。
14时20分左右,枪声渐渐稀疏下来,费数一站在机场指挥部门口,脚下是仍在冒烟的废墟。
跑道上升起数道黑烟,两架飞机残骸在燃烧,士兵们正在快速肃清残敌,在跑道关键点设置警戒,并开始在机场外围构建简易防御工事,准备应对美军必然的反扑。
由于今早上山间起了雾气,埃迪少将这一行人并未与机场进行联系,因此机场失守的事情也没有被他们得知。
后面的事情自然也就不奇怪了,中午雾气散去之后,受伤严重的师长被一架旋翼机接了过去,准备送往机场,然后搭乘运输机前往檀香山治疗。
这种飞机装有无动力的螺旋桨,看起来有点像直升机,可以在相当短的距离内起飞,但载重能力和飞行能力都相当有限,国防军通常将之作为野战炮兵部队的观测机。
这两架飞机飞到机场的时候就已经要没油了,自然想都没想就降落了。
结果,便不出所料的被俘虏了。
师长被俘、半个指挥班子被端,高级军官大半死伤或被俘,美军如今已经失败了,他们很难再组织起团级的战斗。
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当费数一等人与后方取得联系后,发现战场的情况也已经相当明了。
首先是二旅那边成功端掉了侧翼,美军第58团作战勇猛,原本还能组织起反抗,但团长被炮打死了,失去指挥后,跑路的功夫还不到家,很快就乱成一团,只有少数部队逃了出去。
其次,装甲部队则在进入山区之后转向东方,与二旅二团一同沿着平原边缘向东推进。
期间,他们也与美军的装甲部队遭遇,那种高大古怪的坦克——车体上一门75毫米炮、装备37毫米反坦克炮的炮塔上还顶着一个7.62mm机枪的指挥塔——让在场的所有人都“耳目一新”。
国防军没有列装过多炮塔坦克,也没有宣传过这种坦克,除了少数军官了解多炮塔坦克的情况外,其他人还是难免为其高大的体格所摄。
美国人对于这种坦克也颇为自得——历史上在1943“***战役”遭遇德国坦克前,美国人对于自家产品都颇为自信,而关于来自英军和苏军的种种差评和反馈的改进意见,美国方面是一直嗤之以鼻。
但等到真正交手之后,众人才发现其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唬人。
首先是这种坦克的诸多问题,从装甲到武器,从发动机到履带,都很糟糕——
M3中型坦克的武器依然很多,但这些武器的射界都相当有限,很难发挥出应有的实力,而其上的75mm坦克炮配备的穿甲弹几乎于英国人的老式穿甲弹一个思路,穿深甚至还要略差于顶上的37mm坦克炮;
车身大面积的铆接结构让装甲表现得相对脆弱,同时也加剧了崩裂之后的危险,当然,相比于作为盟友的同用铆接的意大利人和英国人,美国人做的还是可以的;
发动机和设计带来的部分乘员极恶劣的工作环境以及容易着火的问题是美国人的祖传手艺了,自然也无需多提。
早期橡胶履带在乡间小路或者泥地上行驶困难,虽不如在东欧时那般可怖,也足以令人头疼。
而美国坦克兵粗糙的技战术水平也让这坦克的表现更为糟糕。
论机动性,M3跑不过三七式,只能跟上岸的三九水陆相提并论,论火力,无论是37mm炮还是75mm炮,实战中都很难击穿国防军的坦克,毕竟坦克对轰中的角度不像伏击时那样好找。
唯有防护,还是值得称道的,M3的正面装甲防护尚可,不像M2,戊型用穿甲弹都能打穿,而对上M3,戊型就要上破甲弹了。
最终的结果也不算出人意料,双方交换比接近1:4,受损的坦克也基本是履带或者侧面,而且受损程度都不算高,再加上战场控制权在己方手中,损失相当有限。
剩下的美军坦克在步兵的掩护下继续向东北方撤去,具体情况也就不得而知了。
而正面战场,在陆战二旅的两个步兵团分别赶到之后,在黄昏时分由二旅旅长指挥发动了一次进攻。
虽然后方指挥不畅,但在助理师长罗斯福准将的指挥下,前线美军依靠地利,依然拖到了晚上,再等国防军发动夜袭时,美军已经撤走了。
虽然师部被端了,但第47步兵团的团部还在,他们并不跟师部在一起,只是团长玩完了,罗斯福立即带领前线部队与团部回合。
鉴于美军后方的情况,剩下的美军更有可能前往东北方向,那里山高水深,兼有炮台堡垒,总比其他地方要好。
到26日傍晚,战斗基本结束,双方爆发了一些连排级的战斗,但更大规模的基本没有了,美军野战炮兵也基本损失殆尽,威胁基本可以忽视了。
当然,最令人高兴的、值得纪念的是,捉住了美军的少将师长,第一次端掉了美国人的师部。
这件事自然值得大书特书,几架大报纸的战地记者冒着战火,亲自跟随部队前进,拍下了尚处于昏迷的曼顿·埃迪少将,以及美军的指挥部和众多俘虏,后者也被宣传为“成建制的消灭了美国人一个师”。
空军那边也传来了消息,在25号中午,宁庆光即致电关岛太平洋空军司令部,要求空军立即派出飞机驻场。
空军自然是没话说了,关岛方面计划派出第32战斗机大队和第43轻轰炸机中队前往考艾岛。
不过,空军倒也不是没有准备,按照原本的计划,两支部队一直在中途岛待命,只是空军本着稳妥的想法,没让飞机直接飞到考艾岛,而是选择装船运过去。
两支部队的装备都是新锐,第32战斗机大队装备的是三六式庚型战斗机,换装了隼一式十四缸风冷发动机、改进气动之后,庚型的速度成为了太平洋地区第一个突破600干米/时的战斗机,火力也与海军的姐妹相同,换成了4挺15mm航空机枪。
甚至于生产性也好了,因为玄鸟简化了它的结构,这方面比之于海军有所优势。
说实话,三六式战斗机的表现还是远远超出空军和设计师的预料的,按照原本的预想,今年她就改退役的,但预想中能够取代它的战斗机方案甚至还不如庚型。
而第43轻轰炸机中队装备了12架最新的三九式中型轰炸机,由西北设计局设计,量产型号装备2台隼一式十四缸风冷发动机,3400马力,极速515干米/时,内外共可挂在3500公斤炸弹。
航程远,速度快,载弹量高,三九式中型轰炸机的整体性能无疑是相当优秀的,而且其相较于B-25更加灵活,飞行员训练得当的话,俯冲动作也能够做出来,只不过挂弹要削减许多。
而海军航空兵没空军那么多话,哪怕是天上下刀子,该去还得去。
第15轰炸机中队启程赶赴考艾岛,其装备的是三七式乙型俯冲轰炸机,属于比较老的机型了,也是最初上舰的版本,战斗比较费劲,突防现在的美军舰队尚可,但威力不足,用来打打运输船倒还是可以的。
三支部队大约有60架战机,战斗机和轰炸机对半开,主要任务是掩护岛上陆地部队,攻击美军支援船队,防止美军重新夺岛。
至于压制瓦胡岛,以现在的能力和当前的战略来说,不现实,至少也得等双方航母碰过之后再说。
26日傍晚,运送第15轰炸机中队飞机的船队抵达后,第一舰队就立即启航,掉头转向西南快速远离夏威夷。
留在原地的舰队都是些小船,除了两艘驱逐舰外,剩下的就只有护卫舰和小艇了,反正也没地方去,就留在岛上,充当浮动炮台,或者拦截运输船,都差不多。
“目前来看,敌方仍有六个机场可供使用,完全有可能组织多个波次的空袭,究竟是老式战机有所不足,还是示敌以弱,职部认为还是后者更有可能。”
“太微左垣”号的战情室内,海军军官们正在分析现在的情况。
“就航母而言,据确切的情报,在四日前,西海岸有观察到一艘航母的踪迹,如无意外,应当是‘企业’号,这一时间点与此前得到的情报基本相符,若敌人此时出击,那么现在应是准备妥当了。”
“这一点,从近几日的战斗中也有所体现。”
从整体来说,美军航空部队的规模有所增加,根据航空侦察,瓦胡岛和大岛各增加了一座机场。
但美军在这段时间出击的频率则完全翻了过来,相比于前两日,有着明显的减少,平均每天只出动一百架次左右。
不过,由于战场态势的变化,美军的实际战果倒是有所上升,国防军在这段时间里损失了两艘驱逐舰,也有一艘轻巡和多艘驱逐舰被炸伤,但美军的交换比依然不好看。
而海面下与空气中的动作也可以作为佐证,密集的潜艇活动、高强度的电讯交流,都证明战场的情况远未到对峙状态。.
(https://www.bshulou8.cc/xs/13853/1111054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