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新的风暴
实际任务和纸面上的自然有诸多不同,但至少也比大海捞针要好。
3月1日晚,太微垣编队开始向群岛东侧移动,长庚编队则暂时留在原地,迷惑敌人,也是以防不备。
作为被监视的重点,太微垣编队的动作自然是备受关注,次日一早,当例行侦察的美军飞机发现目标失踪后,便立即开始了大规模搜索,“可畏”号与“萨拉托加”号也参与了进来,并在当天下午发现了太微垣级的踪迹。
不久之后,“太微左垣”号的雷达兵探测到舰队北边五十多公里的天空中有目标出现。
然而,几名防空瞭望哨朝那儿观察了许久,除了白云什么也没看到。
就在众人怀疑是不是雷达故障时,“浙江”号也同样探测到了它,故障不可能同时出现两个,误判则也有必要派出,随后导引官指派两架战斗机升空,前往云层之中探个究竟。
可就在这时,两个小时前派出的一架侦察机却突然发回了电讯——
「发现敌航母一艘,驱逐舰多艘,航向零九三,航速十五节,坐标……」
获悉此情况的通讯参谋难掩兴奋,当即大喊了起来,“找到了,找到了!敌舰就在东边!”
程师庄依然波澜不惊,淡淡道:“很好,各队预备出击。”
随着命令下达,机库中眨眼间就忙碌起来,“太微左垣”号的广播中传来了战斗挂载命令,鱼雷、航弹迅速被挂到了战斗机上,紧接着这些战斗机被送上了升降机。
与此同时,两架三七式舰战也爬升到了云层高度,开始搜索附近的异常目标。
“刚刚他们在讲什么?好吵,我都没听清。”
“好像是发现敌军舰队了吧。”
“真的假的?还真就碰上了?”
“毕竟漏过面了,美国人估计是打算……等等!前边,看前边!”
刚才还在聊天的两名飞行员立即停止了闲聊,就在两架舰载机的斜前方上空,一架SBD无畏俯冲轰炸机在云层间若隐若现。
毫无疑问,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不少时间了。
二人随即架机朝它扑了过去,被发现的美军飞机灵巧地翻转向下,俯冲加速脱离,试图向南方逃窜。
与两人想象的不同,这架SBD并非来自于航母,但也同样是隶属于海军航空队,它在今早上从夏威夷大岛起飞,随后在海面上执行搜索任务。
由于导航错误,他们意外的发现了敌人,陆基的SBD并没有像航母上派出的侦察机那样挂弹侦察,因此他们并没有打算进攻。
于是,飞行员赶紧躲进了云层中,一边让后座机枪手向基地发回电讯,一边谨慎的驾机跟踪。
作为侦察的一方,SBD还是有点优势的,飞机性能也过关,在抛弃一个副油箱之后,这架SBD迅速逃离了现场,战斗机也没有穷追不舍,渐渐便放弃了目标。
这个重大发现在传到夏威夷大岛的库穆卡西航空站后,被迅速递送给了珍珠港司令部。
但航母的情报更早他们一步,“可畏”号的雷达远远的便发现了国防军的飞机,随后将情报传回了司令部,由于不走中转,他们倒是后发先至。
美军在获悉情报之后也迅速动了起来,尼米兹下令让两支航母编队即刻动身,随时准备支援“可畏”号,同时陆基航空部队也立即准备空袭,争取抢先一步发动攻击,再不济也要打断中国人发动空袭的过程。
作为次战场的陆地部分也要做好准备,最迟在明天下午要敲定他们的行动计划。
这时,美军的任务的高度自由性发挥了正面作用,在珍珠港的命令到来之前,大岛已经发动了空袭——事实上,第一波打击群准备好的时候,那家SBD还没返回机场。
第一波打击群由6架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4架SB2U辩护者式俯冲轰炸机和6架F4F野猫式战斗机组成。
3月2日14时09分,两艘太微垣级航空母舰均已转向逆风方向,不过,为了让烟囱中排出的黑烟远离飞行甲板后段,航母实际上不是完全逆风,而是略微偏向右一些。
随着脱离舰群,两艘航母将航速从24节提升到30节,对于飞行甲板上的人来说,此时的风速超过每小时六十公里,海风拂面而来,吹得衣服都鼓胀起来。
传令兵朗声报告道:“报告!头机准备完毕!”
确认之后,太微左垣号的航空导引官下达了起飞命令。
“起飞!”
听到命令后,站在中段飞行甲板旁边的地勤人员双手拿着橙色的信号旗,做出了允许起飞的姿势。
第一架三七式舰轰的驾驶舱里,飞行员将节流阀推到底,几秒后,当看到地勤人员手持的信号旗甩向舰艏方向时,飞行员松开了刹车。
这架三七式舰载俯冲轰炸机带着250公斤航弹陡然加速,呼啸着向前窜去,经过数十米的滑跑以后冲出飞行甲板并从容拉升起来。
“祝诸位旗开得胜!”
第一轮轰炸的规模要小一些,因此也没有携带500公斤航弹,主打一个快去快回。
在军官和水兵们的注目下,随后又有9架三七式舰轰起飞,每架飞机的升空间隔二十几秒。
与此同时,右手边三公里外的“太微右垣”号上,一架架飞机也在不断从航母前方拉升。
经验颇丰的飞行员们展现出了相当高的水平,前后用时五分钟就完成了俯冲轰炸机编队的升空,而战斗机编队则要更晚些。
接下来,机群在舰队南边的天空中完成了编队,然后微微调整航向朝东南方向飞去。
这也是国防军的一次战术尝试,从三十年代到二战结束前,在航母战术得到广泛认可的同时,关于航母制型的讨论也非常的多。
按照航母的大小,可以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或者大型和轻型,大型航母标准一般都在两万吨以上,轻型航母则多在一万吨至两万吨之间,或者略高于两万吨。
二战的经验证明,大型航母是海战的绝对主力,日本的翔鹤级、美国的埃塞克斯级、中途岛级,英国的光辉级、怨仇级均是优秀航母的代表。
而轻型航母则以英国的巨像级和半人马级为代表,价格低廉、建造迅速、性价比较高,是良好的勤务和二线战舰。
按照航母的防护则可以分作装甲航母和常规航母,前者的典型代表如怨仇、中途岛,后者则如埃塞克斯。
而在装甲航母与常规航母论别的平行线上,机库是一项不容易受到关注,却也十分关键的内容,机库的大小、空间利用效率以及开放式或封闭式,都是值得讨论的。
开放式机库和封闭式机库的优缺点自然是其中的重点之一——
开放式机库可以通风良好,可以库内暖机、出动效率高,遇袭时也更容易释放掉压力、温度以及烟雾等,缺点则是重量较大,航母越长越大,则越无法采用;
封闭式机库则正好相反,它的缺点就是空气流通不畅,在高效的通风系统应用之前,库内暖季几乎不可实现,飞机必须来到甲板上才能开始暖机,航母放飞飞机的速度就要受到限制。
国防军作为装甲航母一派的先行者,自然对这个问题早有关注,也采取了诸多的办法。
然而,硬伤就是硬伤,想取巧是不可能的。
但针对小波次行动,国防军还是开发了新的战术,即延后战斗机的放飞。
这样可以小幅提高袭击机群的成型速度,轰炸机或者鱼雷机提前拉到甲板上暖机,放飞后直接出发,战斗机在这之后再去追赶,如此安排,则大约可以提高10%~15%的速度。
而之所以说对大机队没用,还是因为战斗机对于甲板的需求最短,即便不排战斗机,也只能增加一排俯冲轰炸机,也就是三架,机群规模越大,效率就越低,一个全甲板进攻下,整体效率则要降低20%~25%。
然而,就在航母放飞第一批战斗机之后,刺耳的防空警报却突然炸响。
多艘军舰上的雷达都发现了向己方飞来的机群,气势汹汹,显然不是什么好人。
这正是大岛的美军袭击机群。
安全起见,两艘航母还是终止了放飞,但对于天空上的战斗机的去留,产生了一些问题。
现在天空上大约有25架战斗机,对于敌人有多少,现在尚且不知,国防军的舰载雷达并不能判断机群的规模。
因此,现在是将这些飞机放出去掩护袭击机群,还是留下来保护航母,或者分一半出去,还是有争论的。
但时间并不长,前后两分钟,程师庄立即做出了决断,分出前去支援,剩下的留在舰队上空掩护。
这次袭击并不是什么大规模行动,十几架战斗机虽然不多,但也算是够用了。
当然,如果对方有埋伏,那么十几架飞机和二十多架飞机的概念就完全不同了。
美军现在已知的有三艘航母,考虑到“可畏”号的编队情况,护航机群至多六十架,25架战机还能应付,但12架就是单纯挨打了,是东所罗门活动复刻了,10架零战VS53架野猫,优势在我。
但是,现在正好是航母脱离编队放飞飞机的脆弱期,优先保护航母更重要,谁也不能保证来者是何等情况。.
(https://www.bshulou8.cc/xs/13853/1111054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