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 第742章:我在,历史自会改变

第742章:我在,历史自会改变


彼时四百年前。

火车包厢内,魏昶君将《商税新策》草案铺在桌案上。

受召而来的众多官吏都在。

民部总长黄公辅率先开口。

“里长,极高商税宜分三级,年利万两以下课三成,万两至十万两课五成,超十万两者课七成,如此可免中小商户倾覆之危。”

周愈才补充道。

“当设免税项,凡雇工超百人、投建边疆、研发新技术者,可视情形减税三至五成。”

监察部阎应元指出关键。

“须防官吏借此勒索,臣拟设税吏监察司,每季度审计税册,贪超十两者流放建设边陲。”

“并编《商税白话本》,用市井言语解说政策。另设税政学堂,培训税吏千名。”

红袍军洛水老道如今也在,他已愈发年迈,如今开口从军事角度建言。

“边疆税银可专款专用,如北海防务、西域筑路,使商贾知税银去向。”

青石子一如既往的沉稳。

“过渡期可以先缓一缓,先试于江南纺织、海运等厚利行业,观其效再推全国。”

魏昶君综合各方意见后裁定。

“分级课税可行,然起征点调为五千两,免税项增"出口海外一条,监察司每半年派员暗访,税政学堂即日开办,税银用途每月张榜公布。”

最后补充。

“新政试行三年,三年后由民部全面评估修正。”

“除此之外,还有官员税务征收制。”

说到这,魏昶君目光扫过面前众人,最终落在黄公辅身上。

年迈的老臣执笔详解。

“我等拟九品十八级课税制,正一品岁俸三百两者课三成,从九品岁俸四十两者免税,另需纳非俸禄之入,田租、商铺红利等皆课五成。”

周愈才递上《监察细则》。

“须设联合审计,每季度由监察部与民部会审官员家产簿,百姓可匿名举发瞒报,查实者没收赃产,举发者赏没官三成。”

“此举可制衡官商勾结,前明官吏借权敛财却不纳税,今使官员与商贾同担税责,方能显红袍公平。”

“短期或遭抵制,然长远可清吏治,如扬州盐道往年岁入暗账五万两,今需明账纳税,岁省监察成本万两。”

魏昶君提笔缓缓点头。

“九品分级保留,起征点提至五十两,增新政过渡条,既往瞒报者补缴免罪,继犯者革职查办。”

最终定稿的条例墨迹未干,车厢内烛火通明。

新政将于次月初一颁行各州府,从此官商同税,成为红袍理财之基。

众臣领命,即刻开始拟定实施细则。

车厢内只剩下书写声与火车行进的节奏相和。

直到此刻,魏昶君才有时间看向那半本大明事感录。

映入眼帘的赫然是西安历史研究所的夸赞,他随意掠过,漠然看向最后。

“君之作为已超预期,何苦更行险棋?历史自有其规律,循序渐进方为正道。”

他提笔蘸朱砂,在纸页空白处写道。

“百年太迟,只争朝夕,若等规律自发演进,泰西瓜分社稷之时又当如何?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

片刻后,西安历史研究所的新字迹浮现,仍是雷请议的笔记,只是这次明显带着一点怒意。

“一次成功或是侥幸,次次成功岂非妄念?君不见王莽改制之败?”

魏昶君笔锋凌厉。

“岂不知后世评价王莽败因?非改制之错,乃未彻底之过,若当年新朝能扫清豪强、普及教育、发展工业,何来东汉复辟?”

《大明事感录》剧烈震动,四百年后的文字大段浮现。

“君如此激进,恐引天下动荡,百姓经不起折腾,文化承不住断裂!”

魏昶君此刻只是冷冷看着后世传来的消息。

“温和改良死路一条,万历张居正十年改革,人亡政息,雍正摊丁入亩,乾隆尽废,唯有彻底重塑,方能跳出历史周期。”

最后一行字力透纸背。

“勿再赘言,要么助我加速变革,要么静观我重塑乾坤,尔等所在的后世,终将证明我的选择。”

纸页突然寂静,笔墨凝固在彻底重塑四字上。

魏昶君不再回复,彼时车厢内弥漫着炖菜的香气,铜锅里翻滚着羊肉和白菜。

魏昶君夹起一片肉,目光投向窗外不断变化的景色。

黄公辅正仔细翻看刚定稿的《官员税务公开条例》,洛水老道则小心吹凉碗中的热汤。

“看那片绿洲。”

魏昶君指着窗外。

“三年前还全是沙地,如今渠水都引到了。”

青石子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新修的坎儿井在阳光下闪着银光。

桌案上,《国民海外拓展纲要》与税务条例并排放置,朱批的墨迹尚未全干。

洛水轻声道。

“里长,这两项新政推行下去,怕是会震动朝野。”

魏昶君放下筷子,拿起那半本《大明事感录》一个人默默的看着。

以后是以后,现代我要改变事情。

他的手指抚过书页。

“既然我能改变现在,何必等几百年后的必然?”

一六肆二年,魏昶君于西行列车上正式召开首次红袍行政最高内阁会议。

与会人员包括里长魏昶君,民部总长黄公辅、周愈才,监察部总长阎应元,启蒙部总师徐光启,红袍军总长洛水,青石子,天工院院长刘方,农学院医学院院长宋应星。

红袍行政最高阁会议决定第一,推行官员税务公开制度的实施细则与监管机制。

第二,国民海外拓殖战略的资源配置与风险管控。

经全体表决通过颁布《红袍官吏税政条例》,实行九品十八级累进税制,并启动《红袍海外拓殖纲要》,设立拓殖银号与海外领地法。

立即执行以下部署,第一,监察部成立税政司,配稽查使百人分巡各省。

第二,水师编组远洋舰队。

第三,启蒙部刊印《税政白话本》百万册,并筹备组建各类公共报刊进行信息传播。

第四,天工院建设海外急递铺网络。

推进计划分阶段实施,九月初一启动江南缙绅资产首轮审计。

年内完成马六甲、锡兰等首批海外基地建设,半年内实现各省税务公示全覆盖,三年内建立南洋至西洋的商站网络。

长期战略部署确定将税政审计与官员考核制度深度绑定,推进海外领地与本土的法律体系衔接,建立跨洲际电报通讯网络,制定《红袍海洋法》规范远洋贸易。


  (https://www.bshulou8.cc/xs/13512/11110490.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