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赈灾(中)
这是李渊两世为人以来,首次遭遇如此艰难的境遇。
他的内心仿佛被一块千斤巨石压住,沉甸甸的,让人喘不过气来。
那股沉重的阴霾如影随形,始终笼罩着他,使他的眉宇间都弥漫着无法驱散的忧虑之色。
此时此刻,李渊忧心忡忡的不仅是那些遭受洪灾的灾民,更有黄河南岸的汉军。
由于洪水的阻隔,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天,但他仍然对黄河南岸的汉军情况一无所知。
他只能从洛阳传来的只言片语中,艰难地分析出一些端倪。
据这些零碎的消息推测,弘农郡的汉军粮草似乎也受到了洪水的影响。
这个消息对于李渊来说,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因为这意味着汉军的粮草供应出现了问题,他们的出兵计划很可能会因此而延迟。
当然,即便如此,汉军想要进攻河东也绝非易事。
如今的河东南部在经历了洪水的数次冲刷后,早已变成一片泽国。
放眼望去,遍地都是积水,根本找不到一处可供大军落脚的地方。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军根本无法行进,更别提发动进攻了。
没有两三个月的时间,这片被洪水肆虐过的土地根本无法恢复到适合大军行进的状态。
这无疑为李渊争取到了一段宝贵的时间,让他有更多的时间来应对可能到来的危机。
然而,当李渊一想到黄河北岸的状况时,他的心情就像被一块沉重的石头压住一样,愈发沉重起来。
李渊在黄河北岸部署了三万精锐守军,本以为这样可以万无一失。
可谁能料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降临。
洪水如凶猛的洪流无情地冲击着北岸的防线,许多守军在瞬间被淹没,失去了联系。
将李渊的准备击的粉碎。
如今,从黄河北岸撤回来的守军竟然不足两万!
这意味着有整整一万守军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这一万士兵,其中将近一半都是府兵,府兵是李渊的根本,是他最为倚重的力量。
这些府兵还未曾真正踏上战场,就已经遭受如此巨大的损失,这对李渊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这场天灾给李渊上了刻骨铭心的一课,让他深刻认识到自然力量的强大和不可预测性。
然而,这场天灾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一万大军的失踪,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损失,更波及了近五十万无辜的民众。
数十万的百姓在这场地震中失去了家园,沦为了灾民。
百姓的生活被彻底摧毁,流离失所,面临着饥饿、疾病和死亡的威胁。
这一切都需要李渊来解决。
他不仅要面对军事上的困境,还要承担起救助灾民的责任。
如果不解决这数十万的河东灾民,那河东之地将永无宁日。
想到这里,李渊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白波军,历史上的白波军不就是在这段时间兴起的吗!”
这个念头如同闪电一般,瞬间照亮了李渊心中的迷雾。
李渊终于恍然大悟,明白了为什么历史上的白波军能够在河东地区掀起如此巨大的波澜。
“如此一来,一切都解释得通了!”
李渊苦笑的喃喃道。
回想起自己之前的种种推测和判断,李渊懊悔不已。
他懊悔自己竟然没有早点想到这一点,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实在是太过浅薄了。
原本,李渊一直认为白波军之所以会爆发,是因为河东地区的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导致大量流民无以为生,最终走上了反抗之路。
然而,他却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天灾。
由于对这段历史并未过多关注,李渊根本不知道在这个时期,河东地区竟然还发生了一场地震和洪水。
而这场天灾,才是导致白波之乱的真正原因!
李渊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实在是太过片面了。
仅仅将白波军之乱归结为人祸,显然是不准确的。
历史上的白波军之所以能够在河东地区造成如此大的影响,肯定不仅仅是因为人口众多、土地稀少这么简单。
而这场地震所引发的黄河决堤,无疑是造成白波之乱的罪魁祸首!
洪水泛滥,淹没了大片农田和村庄,无数百姓流离失所,生活陷入绝境。
在这样的情况下,白波军的兴起也就成了必然。
李渊越想越气,他猛地给了自己一巴掌。
“为什么上课不仔细听!”
他懊悔自己的疏忽,没有预见到这场天灾可能带来的后果。
就在这一瞬间,李渊深切地感受到了东汉末年那场天灾的肆虐和疯狂以及可怕。
可以说汉末之所以乱成一团,其中的天灾就占据很大一部分责任。
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犹如一记重重的耳光,狠狠地抽打在李渊那颗沾沾自喜的心,将他从美梦中惊醒。
李渊原本天真地认为,只要把多余的人口迁移出去,让河东地区的土地问题得到缓解,就能避免历史上那场持续十年之久的白波军之乱。
尽管未来的白波军尚未成形就已被他收编,但他还是在河东地区做了一系列的部署。
他通过打压世家豪强、不断迁移百姓等手段,就是为了缓解河东地区人口过多、土地稀少的困境。
然而,命运却总是喜欢捉弄人。
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将李渊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化为乌有,仿佛将他的心血和汗水都打入了尘埃之中。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李渊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怅然若失的感觉。
事实上,即使李渊事先知晓将会发生地震,他也束手无策。
因为占据河东对于弥补并州的巨大短板来说至关重要。
无论如何,李渊都必须攻下河东,利用河东的钱粮来支撑并州的发展。
毕竟,并州资源匮乏,唯有依靠河东的钱粮,才能满足李渊的雄心壮志和战略需求。
要想避免这场灾难,几乎是不可能的。
除非李渊甘愿放弃河东最为核心的部分,但这样一来,他攻占河东的意义便荡然无存。
(https://www.bshulou8.cc/xs/13235/2587868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