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黄巾起义?十万大军攻破洛阳! > 第595章 提前东出

第595章 提前东出


李渊听后,沉默片刻,他的脑海中迅速闪过各种可能的后果和应对之策。

阎忠的建议乍一看确实很不错,也相当准确,但李渊显然不可能仅仅只考虑这些因素。

毕竟,河东地区对于李渊来说意义重大,他不可能如此轻易地就放弃这片土地。

河东北部并非完全无法防守,就比如之前李渊发现的那座黄土台,地势险要,山峰突兀,险峻天成。

在这里筑起一座坚固的大城,那么就能够有效地抵挡住从南方袭来的汉军。

基于这样的考虑,李渊自然不会轻易放弃河东地区。

经过深思熟虑,他最终做出了一个折中的决定:“这样吧,将南部灾区的百姓迁移到太原进行屯垦,同时留下十万的百姓继续安置在河东北部。让这十万百姓与河东地区的府兵一同就地构建军堡,准备防御汉军的进攻!”

这个决定既能保证河东地区的防御力量,又能合理地利用太原的资源来安置灾民。

太原刚空出一大片的土地,完全可以容纳这些灾民。

事实上,在上一年,李渊就已经大规模地迁移了众多千户所,那些千户所开辟出来的土地正好可以用来安置这些灾民。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解决灾民的安置问题,还能减轻太原当地屯营的压力,使得屯营得以解放出来,更好地发挥其军事作用。

阎忠听到李渊的话后,眉头微微一皱,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还没等他开口,李渊就迅速地挥了挥手,示意他不要说话。

李渊紧接着朝着站在一旁的亲卫们招了招手,亲卫们心领神会,立刻从外面抬进来了一个巨大的沙盘。

这个沙盘对于在场的所有人来说都并不陌生,因为自从李渊起兵以来,这个沙盘就经常出现在众人面前。

李渊慢慢地走到沙盘前,他的目光落在了长修县西南方的一处高坡上。

他伸出手指,轻轻地指向那个高坡,然后用沉稳而坚定的语气说道:“孤打算在这里修筑一座关城,以此来遏制汉军向北的进攻!”

李渊的话音刚落,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他所指的地方。

只见那处高坡东西稍长,南北稍窄,整体形状略微呈现出一个凹字形,而且它恰好位于高地之上,具有明显的居高临下的优势。

这座高坡恰好挡住了汉军北上的必经之路,如果汉军想要绕过这座高坡,继续朝太原方向进攻,那么驻守在这里的府兵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截断他们的后路。

因此,对于汉军来说,要想攻打太原,就绝对无法避开这处高坡。

在场的众人都不是愚笨之人,他们一眼便看出了这个地方的险要之处。

只见李渊站在沙盘前,手指着高坡,信心满满地说道:“此地黄土台乃是天然的屏障,建立城池,只需八千大军,便可抵挡所有来犯之敌。安排灾民以及军士,再从晋阳调拨一些工匠过来,只需两三个月,便可建成!”

李渊之所以如此有把握,正是因为他掌握了一项关键技术——水泥。

有了水泥的加持,再加上十几万灾民以及军队,建造一座关城对他来说简直就是易如反掌。

然而,阎忠却对这个计划提出了质疑:“大将军,建立这样一座关城,恐怕所需的花费会相当巨大吧!”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李渊对此却毫不在意,他大手一挥,说道:“无妨,花费再多也没有关系。你不必过于节省,粮食方面尽管调拨就是!”

他的语气坚定而果断,似乎对这个计划充满了信心。

阎忠见状,面色一惊,显然没有想到李渊会如此大方。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说道:“这……”

李渊似乎看穿了阎忠的心思,他打断了阎忠的话。

“南守东攻之策!河东地区遭受灾害,百姓流离失所,并州之地钱粮短缺,尽起二十万大军,东出太行,劫掠河北中原,势在必行,以河北之钱粮补足并州所耗之粮!”

李渊的拳头狠狠地砸在了沙盘上,面露狰狞的说道。

这半个月以来,李渊的精神一直处于极度紧绷的状态,他的眉头始终没有舒展过,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压力紧紧压住。

其实,早在听到河东地震的消息时,李渊的心中就已经有了一个决定——提前出兵河北。

如果不这样做,并州恐怕会不战自乱。

原本,李渊的计划是等到秋后再出兵,那时粮草充足、秋高气爽,士气高昂,胜算自然更大。

但天不遂人愿,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硬生生地将他逼到了不得不提前出兵的境地。

李渊别无他法,只能当机立断,提前出兵河东以及中原。

没错,他的目标不仅仅是河北,还有中原地区。

他要将这场战争的规模扩大,让战火在更广阔的土地上燃烧。

军帐内,气氛异常凝重。

当李渊说出那句“出兵河东及中原”时,整个军帐都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般,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

紧接着,便是一阵哗然,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

武将们听闻此言,激动万分,他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而文臣们则面面相觑,震惊不已。

他们对李渊的这一决定感到措手不及,心中充满了忧虑和不安。

就连一向沉稳的阎忠,尽管他对此事早有心理准备,但还是被李渊那决定尽起二十万大军的决然态度给震慑住了。

他凝视着李渊,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大将军,出兵中原是否有些不妥啊?万一……”

阎忠刚开口想要说些什么,话还没说完,就被李渊猛地一挥手臂给打断了。

李渊紧紧握着拳头,目光如炬地盯着众人,厉声道:“树挪死,人挪活!并州如今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压力,有数百万石的粮食缺口,单凭并州自身的力量,很难支撑下去。唯有劫掠,方可在这绝境中求得一线生机!”

他的声音在营帐中回荡,充满了决绝和果断。


  (https://www.bshulou8.cc/xs/13235/2569583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