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黄巾起义?十万大军攻破洛阳! > 第603章 匈奴征兵(下)

第603章 匈奴征兵(下)


部落首领被当场斩杀,其部众也被羌渠毫不留情地吞并。

这个消息犹如一道晴天霹雳,瞬间震惊了整个匈奴各部。

面对匈奴单于再次发出的征兵令,各部族再也不敢像之前那样阳奉阴违了。

他们深知,如果不服从命令,下一个被消灭的很可能就是自己。

于是,在接下来的十天里,各部族纷纷行动起来,竭尽全力地召集所需的五千青壮骑士。

然而,当张辽最终看到这些所谓的“青壮”时,他不禁微微摇了摇头。

这些匈奴青壮们看上去简直就像一群乞丐,每个人都只带着两匹马,除此之外,身上竟然没有一件像样的武器和甲胄。

很明显,他们是故意如此,目的就是要让并州军为他们提供装备。

毕竟,匈奴人南下是来帮助并州军攻打汉军的,按照常理来说,并州军总不能让他们赤手空拳地上战场吧?

所以,匈奴人显然是吃定了并州军。

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匈奴人真的穷困潦倒到了这种地步。

张辽站在高坡上,俯瞰着下方那六千名整装待发的骑卒,他们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壮观。

张辽将匈奴士兵交托给于扶罗,看着于扶罗那有些唯唯诺诺的样子。

“难怪大将军要指名道姓地让于扶罗领兵。”

张辽心中暗道。

“就他这副模样,到了汉地岂不是任由我们并州军摆布?”

想到这里,张辽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出发吧,别让大将军等急了!”

张辽猛地一挥马鞭,胯下的战马如离弦之箭一般疾驰而出,他的声音在空旷的草原上回荡,仿佛是一道命令,让整个军队都为之一振。

于扶罗见状,也连忙催马跟上。

六千骑卒,上万匹马狂奔在草原上。

这支军队浩浩荡荡地朝着目的地进发,去时仅有一千骑兵,如今却带回了五千之众,而且每个人都配备了至少一匹备用马,甚至有些士兵还拥有三匹马。

这便是靠近草原的优势所在,马匹在草原上随处可见,数量之多令人咋舌。

然而,这些马匹并非都是温顺的良驹。

有些马匹性子狂野,难以驯服。

但经过阉割后,它们的性情就会变得温顺许多,这也是李渊所要求的。

毕竟,只有性情温顺的马匹,才能更好地被训练成优秀的骑兵。

张辽率领着这六千兵马,回到了九原县。

从出发到归来,将近耗费了一个月的时间。

当他们踏入县城的那一刻,一种紧张而忙碌的氛围扑面而来,让张辽不禁心生感慨。

还未等他稍作喘息,一份来自大将军的任命书便如疾风般送到了他的手中。

这封任命书仿佛是一道闪电,划破了他原本平静的心境。

当他展开那封书信,目光落在上面的文字时,周围的五原郡各级军将们纷纷前来道贺,齐声高呼:“恭喜将军!”

然而,对于这份突如其来的任命,张辽本人却显得有些不适应。

他的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既有对新职位的期待,也有对未知前途的担忧。

毕竟,他一直以来都是心向大汉的,毕竟当了这么多年的汉民,对大汉有着深厚的情感。

但是,他也清楚地知道,如今的他已经名列朝廷反贼榜上有名,回归大汉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明白自己只能在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无法回头。

“李使君调遣吾率领禁军南下晋阳,准备应对河北的战事,此事十万火急,吾必须立刻动身南下晋阳,这里的防务就交给你们了!”

张辽一脸凝重地看向屯营的两个司马,郑重地交代道。

“中郎将放心,有属下在,五原郡绝对不会乱!”

两个屯营的司马毫不犹豫地拍着胸脯保证道。张辽点了点头。

“将军,可否带我等一同南下!”

就在此时,义从军的几名军侯齐声抱拳说道。

吕布见状,心中一动,连忙也对张辽抱拳施礼,朗声道:“吾等愿追随将军!”

他的话语中同样充满了恳切与热忱。

这些出身边郡的子弟们,眼见张辽即将南下作战,自然不愿意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

对他们来说,作战不仅意味着能够立下赫赫战功,更意味着有机会出人头地,摆脱平凡的命运。

至于这场战争的对手是否是大汉,他们已经无暇顾及。

毕竟,朝廷对他们这些并州子弟向来缺乏重视,甚至连正眼都未曾瞧过一眼。

相比之下,这位执掌并州的李使君对他们颇为赏识,多次给予他们出征作战的机会。

在过去的两年里,并州边郡的子弟们跟随李使君四处征战,许多人都得到了提拔和重用。

这种提拔的速度之快,甚至超过了李渊从颍川、洛阳等地出身的人。

这便是并州子弟的优势所在。

并州地处胡汉交界之地,武风盛行,自幼习武,民风彪悍。

因此,并州的子弟们在战场上往往能够展现出非凡的战斗能力,这也使得他们更容易获得战功和升迁的机会。

要比李渊从内陆带来的那些子弟更加能打一些,军事素养更高些,自然也就升得更快一些。

就拿眼前的张辽来说,他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不仅是张辽,还有高顺,他们可都是并州边郡的子弟!

他们的高升,无疑给底层的边郡子弟们带来了极大的激励,让他们对功名充满了渴望。

再看看那些被李渊自入并州后所提拔的校尉们,其中绝大多数都来自雁门和西河这两个郡,其次才是河东郡。

这还仅仅只是高级将领而已,至于那些中低层的将官,那就更多了。

上党、太原、河东、西河、雁门等地的世家豪强们,纷纷将自己的子弟安插进了李渊的军队当中。

经过一次次对外的战斗,这些人已经逐渐在李渊的军中站稳了脚跟。

这一切,都被新加入进来的定襄、云中、五原三郡的子弟们看在眼里。


  (https://www.bshulou8.cc/xs/13235/2554682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