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黄巾起义?十万大军攻破洛阳! > 第617章 威震常山郡

第617章 威震常山郡


常山郡是李渊志在必得的地方,只有把原来的主人赶走,才能有足够的土地分给士兵们。

徐晃站在堆积如山的钱粮面前,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满意地点了点头,对这次的收获感到非常满意。

然而,他的目光并没有停留在这些财富上太久,很快就转向了石邑城的青壮们。

这些青壮们原本都是各个家族的子弟和部曲,如今却被徐晃强行征召入伍。

“你们这些人,都给本将听好了!”

徐晃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响亮,在整个石邑城上空回荡。

“你们现在都被编入了辅兵,要是谁敢有丝毫的反抗,就想想你们背后的家族吧!”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股无法抗拒的威严,让人不寒而栗。

徐晃紧紧地盯着这些被他强征而来的家族子弟和部曲,他心里很清楚,只要掌控了他们的家人,这些青壮们就会像被绑在战车上一样,无法逃脱。

而这一次的强征行动,直接为徐晃增添了七千名辅兵。

再加上之前幸存下来的辅兵,徐晃手下的辅兵总数已经达到了一万六千名之多!

如此一来,徐晃的兵力得到了极大的扩充。

仅仅是打下两座城池,他的兵力就从最初的一万猛增到了两万六千!

这简直就是滚雪球般的增长!

而徐晃在石邑城所做的一切,并没有丝毫隐瞒之意。

各方探子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将石邑城发生的那惊心动魄的一幕传递给了常山郡的各个县城,甚至传遍了整个天下。

当徐晃攻下石邑城的消息传来时,常山郡才如梦初醒般得知并州军已经东出的事实。

这个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常山郡引起轩然大波。

尤其是常山郡的治所真定县,更是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因为石邑县与真定县之间的距离非常近,仅有短短两日的路程。

按照正常的行军速度,大军只需三日便可抵达真定县。

面对如此紧迫的局势,真定县上下都如临大敌,纷纷开始举兵防备。

常山郡守紧急召集了境内的郡兵,同时还动员了城内外各大家族的部曲、庄客以及僮仆。

只要是能拿得起刀枪的人,都被各家征召为兵。

而真定县的各大家族并没有丝毫的阻挠,反而非常配合郡守的征召行动。

仅仅一天的时间,汇报到郡守案几上的兵力就已经高达三万之众。

不仅如此,城外还有源源不断的百姓涌入城中,他们拖家带口,带着全部家当,准备躲在真定县内,以避开即将到来的战火。

原因其实非常简单明了。

并州军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一种特定的作战习惯。

每当他们准备攻打一座城池时,必定会先对城外的庄园和村落进行扫荡。

他们会强行征召当地的青壮年男子入伍,并驱使这些青壮去攻城。

这种做法在河北地区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所以没有人敢冒险躲在城外。

常山郡的各个县以及各大世家纷纷派出探子前往石邑县,试图探听一些消息。

然而,探子们传回来的情况却令人十分担忧。

当得知并州的黄巾军仅仅用了一天时间就攻下了石邑县,并且对那些反抗的家族采取了灭族的残忍手段后,整个常山郡的家族都不禁感到一阵寒意从脊梁上升起。

每个人都被并州黄巾军的这一举动吓坏了,因为破家灭门这样的后果,没有哪个家族能够承受得住。

尤其是靠近石邑城的关县,情况更为紧急。

并州黄巾军就在他们的眼前,他们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样的局面。

是坚守城池,还是选择投降呢?

城内的各个大家族都犹豫不决,无法做出决定。

而关县的县令却与众不同,他展现出了非凡的骨气和担当。

与石邑城县令弃城而逃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他不仅没有选择逃避,反而积极主动地与各家联系,筹划召集各家的部曲庄客,共同守护关县。

一些家族对坚守关城、等待援军的计划表示赞同,并立即行动起来。

他们趁着并州黄巾贼洗城的短暂时间,争分夺秒地紧急征召兵卒,发放武器和少量的甲胄,同时搬运守城所需的器械。

然而,就在他们刚刚准备了三天的时候,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城外出现了匈奴骑兵,正在扫荡城外的村落和庄园!

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犹如一道晴天霹雳,再次让关城的各大家族陷入了极度的恐慌和无措之中。

原来,在石邑城被攻下后,徐晃所率领的五千匈奴骑兵经过一天的休整,便被他派遣出去,前往石邑城附近的几个县,对村落和庄园展开扫荡行动。

他们不仅要挟各家的家眷,还强行征召青壮男子入伍为兵。

徐晃显然已经下定决心,既然要攻下常山郡,那么攻城战就是无法避免的。

他所统领的部队被安排作为先锋部队,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攻城器械严重不足。

随军的工匠们能力有限,只能制造出一些诸如云梯车这样简单的攻城器械,而对于像投石车那样的大型攻城器械,他们根本无能为力。

这意味着,如果要攻下城池,就必须依靠士卒们去直面守城一方的强大军械。

这样一来,徐晃自己手下的精锐部队恐怕会遭受惨重的伤亡。

这种赔本的买卖,徐晃自然是不会去做的。

于是,他别无选择,只能采取强硬手段,强行征召当地的民夫。

这些民夫将被推到前线,去承受守城一方的攻击,以此来消耗他们的攻城器械。

而且,这次并州军的进攻完全是一次突然袭击。

即使常山郡拥有一批两年前卢植留下的大量军械,但由于事发突然,这些军械根本来不及投入使用。

难道真的有人会天真地认为,仅仅依靠一些部曲和庄客,手持刀剑就能抵挡住精锐的士兵吗?

尽管常山郡长期受到黑山军的骚扰,使得当地民众的尚武之风盛行,武德充沛。


  (https://www.bshulou8.cc/xs/13235/2528735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