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黄巾起义?十万大军攻破洛阳! > 第728章 破真定(上)

第728章 破真定(上)


这些百姓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身体挡在了缺口之后,形成了一道看似脆弱却又坚不可摧的人墙。

他们紧密地排列在一起,相互依靠,用手中的武器顽强地抵御着并州军如狂风骤雨般的攻击。

在人群中,赵云甚至还看到了一些健壮的妇女。

她们同样毫不退缩,与男人们并肩作战,用自己的身体守护着家园。

面对如此惨烈的场景,赵云的心中并没有泛起一丝同情。

他只是紧紧地握住手中的长枪,目光冷冽地注视着前方。

他知道,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没有怜悯和同情的余地。

随着人流的涌动,赵云跟随众人跨过城墙,如同一股洪流般迅速散开。

他带领着赵氏子弟们远离主战场,因为那里没有活路,只有无尽的杀戮和死亡。

在倒塌的城墙后,一名又一名的百姓响应了汉军的号召,义无反顾地堵在了城墙的缺口处。

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了并州军的进攻,使得先前冲上来的那些炮灰被死死地纠缠住,无法突破这条防线。

真定县城的百姓们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团结和勇气。

万众一心,毫不畏惧地面对敌人的攻击,用生命捍卫着自己的家园。

这一幕幕场景,就像是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在站在土丘上的钟明眼前。

不过,他所看到的只是一个大致的轮廓,因为距离较远,那些随军民夫在冲进倒塌的城墙之后,就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止住了脚步,双方在塌陷的城墙周围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钟明凝视着这一幕,眉头微微皱起。

他不禁感叹道:“这真定城的抵抗还真是顽强啊!”

从八月初开始围城,到如今已经是十月初了,整整两个多月的时间,钟明一直都无法攻破这座真定县城。

而常山郡的其他县城都已经被他轻松拿下,唯有这真定县,如同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牢牢地阻挡住了左路军前进的步伐。

与中路军和右路军相比,钟明所在的左路军显得有些黯然失色。

那两路大军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而他的左路军却在这里遭遇了顽强的抵抗,进展缓慢。

钟明心中明白,想要攻打常山郡,并将其彻底纳入大将军的版图,就必须先攻克这座真定县城。

因为它不仅是并州军在河北的桥头堡,更是在汉军发起反攻前,牢牢占据整个常山郡的关键所在。

要想达成最佳效果,最理想的方法便是将常山郡原本存在的各方势力彻底清除干净,或者干脆将其迁移至太行山以西地区。

这太行山以东的区域,是并州军在河北地区唯一孤立存在的大郡。

唯有将府兵部署在常山郡,方能确保万无一失。

不仅如此,还需将原本生活在此地的百姓带回并州,同时在常山郡为府兵们分配田地,让他们在此安居乐业。这便是钟明所肩负的重要使命。

具体而言,左路军的两万府兵都必须从并州调离,扎根于常山郡。

此外,那三万屯营的士兵同样也要在常山郡落地生根。

不仅如此,待战事终结之后,还需从中路军那里调拨十多万青州流民进入常山郡。

这些流民将会被分配给左路军的众多将士,成为他们旗下的佃户。

按照预先拟定的计划,待到并州因大雪封路,那些未能进入并州的流民,以及剩余的青州流民,都会被统一转移至常山郡进行妥善安置,以开展来年的屯垦工作。

现今常山郡原有的百姓,基本上已被并州军折腾得所剩无几了。

原本户籍上的人口数量大约在六十万上下,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放在并州,也是人口排名前三的大郡。

如今,随着一系列事件的发生,这个数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有十多万的老弱妇孺被转移至并州,这无疑给常山郡的人口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减少。

其次,还有那些在各地攻城战上以及破城之后死于并州军之手的百姓,加起来估计也有十多万。

这些无辜的生命在战火中消逝,使得常山郡的人口进一步减少。

此外,并州军还裹挟了大量的青壮以及百姓自行逃离,这部分人数也达到了十多万。

这些人或许是为了躲避战乱,或许是被强制带走,总之,他们的离开使得常山郡的人口再次锐减。

综合以上各种因素,钟明心中估算着整个常山郡顶多还剩下二十多万百姓。

而在这二十多万百姓中,其中的六七万也集中在真定县内。

这意味着,除了真定县外,其他地方的人口已经非常稀少。

如此算来,整个常山郡剩余的百姓实际上也就只有十多万。

从原本的六十多万,到如今加上真定县内的百姓,在这短短的两个半月内,常山郡的人口竟然锐减到不足三分之一!

这样的数字让人触目惊心,充分展示了兵祸给这个地区带来的巨大破坏和灾难。

如此大规模的杀戮和人口转移,不仅导致了人口的急剧减少,更重要的是,它彻底摧毁了常山郡原有的社会秩序。

原本的生活被打乱,人们流离失所,社会陷入一片混乱。

如今,整个常山郡只剩下了真定县内的六七万反抗势力。

这些人或许是不甘心被压迫,或许是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他们选择了抵抗。

面对如此巨大的变故和困境,他们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钟明死死地盯着那座真定县城,它就像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顽强地抵御着他的进攻。

钟明的眼中闪过一丝寒芒,这丝寒芒在他的眼眸深处逐渐汇聚,最终如同一道冷冽的闪电般爆发出来。

“为了一劳永逸!”

钟明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仿佛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一般。

“也为了震慑世人!”

他的声音略微提高了一些,带着一种无法撼动的决心。

“更是为了长治久安!”

最后一句话,钟明几乎是吼出来的,他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久久不散。


  (https://www.bshulou8.cc/xs/13235/2375721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