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黄巾起义?十万大军攻破洛阳! > 第746章 常山郡的余波(上)

第746章 常山郡的余波(上)


“现在,各自返回营地!从明天开始,要进行为期十天的洗城!”

钟明站在高处,目光如炬地看着底下的府兵们,声音洪亮地喊道。

他的话音刚落,那些原本没有被这场风波波及到的府兵们,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就像黑暗中突然出现了一丝曙光。

因为他们都知道,屠城和洗城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其中的含义却是天差地别。

屠城,意味着要将城里的所有人都赶尽杀绝,一个不留。

而洗城,则完全不同。

在这十天的时间里,他们这些府兵可以在真定县内随心所欲地行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完全没有任何的约束和限制。

钟明看着这些府兵们脸上露出的兴奋表情,心里自然也很清楚他们在想什么。

他知道,自己之前树立了威严,也教训了那些不听话的人,现在是时候给这些府兵们一些甜头尝尝了,否则的话,他还真担心事情会变得难以收拾。

钟明将一部分府兵的财富分配给那些没有被波及到的府兵们。

这样一来,府兵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被划分成两个阵营,彼此之间产生矛盾和竞争。

如此一来,钟明就不用担心这些府兵们会联合起来闹事了。

虽然这种处理方式有些简单粗暴,但在目前的情况下,这已经是钟明所能想到的最好办法了。

毕竟,他需要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确保真定县的局势能够稳定下来。

他终究没有大将军那样的威望,无法像大将军那样雷厉风行地将所有犯事者都统统抓起来。

府兵们开始有条不紊地撤离,他们没有丝毫的迟疑和留恋,就这样默默地从各个营门口转身,缓缓地朝着军吏们特意开辟出来的大营走去。

在军吏们的精心安排下,府兵们顺利地进入了各自的大帐内。

原本热闹喧嚣的校场,瞬间变得空旷而安静,只剩下一些负责驻守的屯兵,以及站在点将台上的一众将领。

钟明面无表情地看了一眼,那些被捆绑着、低着头的校尉们。

他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到他们面前,目光如炬,仿佛要穿透他们的内心。

“虽然,不是你们放走了残军,但他们毕竟也是你们的手下。而且,今天上午我击鼓聚将,你们竟然无视我的军令,这是何等的大罪!”

钟明的声音冷酷而威严,在空旷的校场上回荡。

“所以,罢免尔等所有职位,允许你们戴罪立功,以儆效尤!此外,此次你们缴获的所有战利品,都将被没收,并且我会将此事如实通报给大将军。你们可有什么意见?”

钟明站在这群校尉和军司马面前,眼神凌厉地扫过每一个人,等待着他们的回答。

“我等认罪!”

这些被捆绑起来的校尉和军司马们对视了一眼,然后纷纷低下头,表示愿意接受钟明的惩罚。

至于他们心中究竟有多少真诚的悔意,钟明已经无心去分辨了。

他只是冷冷地看着这些人,心中暗自叹息,这些人虽然表面上认罪,但实际上是否真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恐怕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

经过一番艰难的努力,钟明终于暂时解决了那些骄纵的府兵问题。

现在,他终于可以去摘取属于自己的胜利果实了。

回想起这场漫长的战役,从七月中旬徐晃率军攻入常山郡开始,到他钟明亲自进攻真定县,这一过程持续了整整三个月之久。

但最终还是成功地将常山郡这块难啃的硬骨头给攻克下来了。

要知道,自李渊起兵以来,这还是第一次花费如此长的时间才攻占一个大郡。

由此可见,常山郡的规模和重要性都非同一般。

如今,常山郡已经落入了钟明的手中,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巩固自己的胜利成果。

首先,他必须确保治内的安稳。

因此,钟明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恢复社会秩序。

同时,为了迅速恢复常山郡的生产,钟明还需要尽快组织劳动力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

只有农业得到发展,才能为整个地区的稳定奠定基础。

此外,钟明书信给了中路军前将军周丁,向常山郡迁移流民。

通过合理调配人口资源,可以更好地利用常山郡的土地和资源,促进当地的发展。

为了确定具体的迁移人数,钟明仔细研究了真定县太守府内的土地文册以及现有的人口情况。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最终确定,在明年春耕之前,至少需要从青州迁移五十万流民到常山郡,这样才能满足常山郡的人口需求。

确定了目标之后,钟明迅速与军中文吏们一起行动起来,开始详细安排流民迁移的各项事宜。

他们要考虑到流民的安置、生活保障、土地分配等诸多问题,确保整个迁移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与此同时,钟明需要向并州的大将军索要官吏,以协助他治理常山郡。

这一系列的事务都需要钟明亲自去安排和处理。

可以想象,接下来的日子里,钟明将会异常忙碌,甚至比领军作战还要繁忙。

真定县的陷落,随着那些残军逃离常山郡后,这个消息迅速传播开来。

附近的中山郡以及赵郡都得知了常山郡被并州黄巾贼攻破的消息。

赵郡内,赵郡太守虽然在短时间内临时组建了一支规模不小的军队,人数多达五万之众。

但这支大军却表现得异常胆怯,他们只敢像乌龟一样蜷缩在邯郸城内,既不敢出兵支援常山郡,也不敢与城外的中路军交战。

周丁在赵郡内部署了三千屯营、两千府兵以及五百骑兵,专门负责监视赵郡的一举一动。

这区区五千并州军,却给赵郡的五万大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让他们几乎喘不过气来。

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赵郡的军队只能选择龟缩在城内,甚至还需要时不时地向并州军献上粮草,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赵郡之内并非没有人想要奋起反抗。


  (https://www.bshulou8.cc/xs/13235/2352127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