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黄巾起义?十万大军攻破洛阳! > 第780章 匈奴内乱(下)

第780章 匈奴内乱(下)


就连李渊自己,也在心中暗暗叫苦不迭。

尽管内心叫苦,李渊在表面上却依然保持着一副坚韧不拔的模样。

他不仅与禁军们同甘共苦,还亲自走在队伍的最前列,以身作则,展现出一位将领应有的风范。

李渊明白,在这些日子里,肯定会有一些将士在心里抱怨。

因此,他必须以自己的行动来带动这些将士,让他们明白吃苦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共同克服困难。

李渊进入箕陵县。

禁军也都有安排。

郭太早已安排好了一切,不仅有专人负责接待禁军,还动员了几乎全县的人来为他们服务。

人们忙碌着为士兵们准备房屋、烧水做饭,以解决他们的住宿和饮食问题。

李渊决定在这里休整一天,让士兵们恢复体力。

他并不担心匈奴会得到消息,毕竟在这冰天雪地的环境中,匈奴人也无处可去,只能乖乖地待在原地。

这也是李渊选择在冬季出兵的原因之一,他相信恶劣的天气会给匈奴人带来更大的困难。

而且,有于扶罗这个熟悉当地情况的向导在,李渊根本不用担心会迷路。

经过一天的休整,士兵们都精神饱满,士气高昂。

次日清晨,在郭太的目送下,李渊的大军再次踏上征程。

郭太站在城门口,眺望着大将军的军队渐行渐远,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我们这位大将军,可真能折腾啊!”

郭太喃喃自语道,他的神情显得有些疲惫。

天知道当他得知大将军竟然打算在冬季出兵,去帮助匈奴右贤王于扶罗夺回单于之位时,有多么震惊。

毕竟,在这个时代,还没有人敢如此冒险行事。

失败率实在是太高了!

如此行事之人,简直就是将自己的一只脚迈进了地府!

郭太不禁感慨万千,沉默片刻后,他猛地一挥大手,高声喊道:“回城!”

听到这声呼喊,众人如蒙大赦,纷纷急匆匆地缩进了城内,仿佛那呼啸的风雪是夺命的恶鬼一般。

李渊这一路走来,所携带的粮食颇为有限,全靠沿途郡县的接济才得以维持。

每到一个地方,前方的郡县都会提前得到消息,早早地做好一切准备,只待大军抵达。

如此一来,李渊便省去了沿途安营扎寨的麻烦,使得大军的行军速度犹如疾风骤雨一般。

短短七天时间,李渊便率领着禁军如同一支离弦之箭,风驰电掣般地抵达了靠近匈奴的九原县。

接下来,便是要解决匈奴这个心腹大患了。

在踏入匈奴的地盘之前,李渊却另有一番盘算。

他当机立断,派人高举着匈奴羌渠单于之子、匈奴右贤王于扶罗以及匈奴下一任单于等旗号,大张旗鼓地向匈奴各部民宣告自己的来意。

这一举动,无疑是在向匈奴人展示自己的善意,同时也传递出一种和平友好的信号。

紧接着,李渊并未止步于此,他巧妙地顺势打出了帮助匈奴单于于扶罗平叛的旗号,这一策略可谓是一箭双雕。

于是,李渊率领着五千禁军,一路浩浩荡荡地开进了朔方郡。

这一路上,禁军们敲锣打鼓,旌旗飘扬,毫不掩饰自身的踪迹,仿佛是在进行一场盛大的游行。

他们大摇大摆地进入了朔方郡内,没有丝毫的顾忌和掩饰。

李渊并没有采取大肆杀戮的方式来对待匈奴人。

相反,当他们遇到匈奴牧民时。李渊会安排了一个会说匈奴话的匈奴人带领一队禁军,让这个匈奴人走在前面,负责与匈奴牧民沟通解释。

通过这种方式,凭借着手中的刀,李渊成功地拉拢了许多匈奴牧民的心。

对于那些敢于反抗的匈奴牧民,李渊则毫不手软。

以铁血的手段将这些牧民制服。

这种恩威并施的策略,使得李渊的军队在朔方郡内顺利前行,没有遇到太多的阻碍。

就这样,李渊凭借着这两板斧,一路马不停蹄地带着右贤王,也就是当今的单于于扶罗,直奔匈奴王庭而去。

而在匈奴王庭,当得知于扶罗是借兵平叛而来时,那些曾经密谋叛乱的匈奴各部首领,以及被推选上来的新任单于须卜骨都侯,都惊慌失措起来。

“五千大军!整整五千大军!于扶罗这家伙是不是疯了?他难道不知道李渊那小儿一直对我们匈奴虎视眈眈吗?他怎么有这么大的胆子,这不是引狼入室吗?”

县城之中,一群首领和他们的头目们在大堂里焦躁地来回踱步,每个人的心情都异常沉重,甚至有些气恼。

坐在单于之位上的须卜骨都侯,脸色更是难看到了极点。

他才刚刚登上单于的宝座不到两个月,结果那个前任单于之子就竟然引来外敌进入朔方。

这简直就是对他权威的公然挑衅!

“现在汉人借着右贤王和前单于的旗号,大摇大摆地闯进了我们匈奴的地盘。那些匈奴牧民们,由于畏惧汉军的强大威势,再加上于扶罗的名义,根本就不敢有丝毫阻拦。照这样下去,恐怕用不了多久,汉军的铁蹄就要践踏到我们的城下了!”

首领们七嘴八舌地叫嚷着,却始终无法商讨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这次汉军的突然来袭,实在是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而且很明显,他们是有备而来。

不仅以强大的武力相威胁,还有于扶罗这个匈奴右贤王在前面充当说客,安抚那些心存疑虑的牧民。

于扶罗好歹也当了四十多年的右贤王,在整个匈奴部落里,他还是有一定威望和地位的。

尽管羌渠在位时不得人心,连带着匈奴人对于扶罗也没什么好印象,但他毕竟是右贤王,这个身份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于扶罗这次还带来了汉军的精锐部队。

有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在旁边撑腰,又有他亲自出面安抚,那些匈奴人自然不敢轻易阻拦。

毕竟,谁也不想和汉军精锐发生冲突,那无异于以卵击石。


  (https://www.bshulou8.cc/xs/13235/2288712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