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黄巾起义?十万大军攻破洛阳! > 第791章 中平五年(中)

第791章 中平五年(中)


这让张辽感到十分无奈,因为他的骑兵在面对如此严密的防御时,很难发挥出应有的优势。

而且,总不能让骑兵去攻城吧?

这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在汉军日益增强的压力下,张辽在度过寒冷的冬季之后,再也不敢在颍川郡继续逗留了。

他果断地率领麾下的禁军,从颍川郡和陈留郡撤回了东郡。

与此同时,关于关东战场的情报也迅速传回了并州,等待着大将军的指示。

而此时的李渊,在匈奴待了整整两三个月之后,成功地整顿好了匈奴的局势。

随后,他率领着大批的匈奴牧民开始南下。

他们一路穿越五原郡、云中郡和定襄郡,李渊在云中郡和定襄郡留下了大量的匈奴人。

李渊亲自审视挑选了一些水草繁茂的区域,以及河谷地带,将它们划定为匈奴牧民们生活的专属区域。

这样做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将他们与当地的汉人区分开来,以避免引发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

要实现真正的融合并非一蹴而就,还需要时间来逐渐消除双方心中的隔阂。

在即将离开之际,李渊深思熟虑后做出了一项重要安排——派遣一些汉人官吏去协助部落头人管理各个部落。

这些汉人官吏与部落头人的比例被设定为一百比一,意味着在每个部落中都会安插一些汉人官吏。

尽管这一举措引起了部分匈奴人的不满和疑虑,他们觉得李渊在匈奴王庭时信誓旦旦地承诺不干涉匈奴内部事务,可一到了他自己的地盘,却立刻开始安插亲信,这无论如何都让人难以接受。

但李渊对此有着自己的解释,而且他掌握着最终的解释权,根本容不得这些人有丝毫的异议。

于是,在李渊的坚持下,这一计划得以顺利实施。

就这样,李渊率领着大批匈奴人,一路浩浩荡荡地向南进发。

就像播撒种子一样,将匈奴人散布在各个地方,逐渐形成了一座座相对固定的活动区域。

与此同时,李渊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笼络那些部落上层。

他不仅在各地县城为他们免费提供房屋,还配备了仆从,让这些部落上层们过上了舒适惬意的生活,使得他们乐不思蜀,对这种待遇流连忘返。

通过这种方式,李渊要逐渐从匈奴头人手中夺回了对牧民的控制权。

这一系列行动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着,没有丝毫的混乱和延误。

尽管有些明眼人清楚地意识到,李渊的这些举措实际上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但他们却无可奈何。

李渊手中的权力可不是摆设,他的刀可不是吃素的。

在匈奴人中,还是有一部分人对李渊有着深刻的认识。

比如于扶罗,他可是亲身跟随李渊的大军在河北转了一圈,将李渊的麾下看得明明白白。

正因为如此,于扶罗才真正了解到李渊这个人的可怕之处。

能够将几十万骄兵悍将都压服得服服帖帖,这绝非仅仅依靠仁义道德就能做到的。

在李渊那看似温和的笑容背后,隐藏着的是一把冷酷无情的屠刀。

而此时,大将军返回的消息也逐渐传回了晋阳。

在李渊离开的这三四个月里,晋阳的官吏们可谓是轻松了不少。

甚至一些原本大汉的官吏,在离开大汉许久之后,竟然久违地感受到了在大汉时当官的那种感觉。

毕竟,如今的他们已经不再受到李渊的严密监管,不再需要时时刻刻提心吊胆地应对来自上方的压力。

这种突如其来的轻松感,让他们如释重负,仿佛重新找回了昔日的自由。

晋阳!

在酒楼和茶肆这样的公共场所里,人们的议论声更是不绝于耳。

“你们听说了吗?那位并州牧,居然跑到草原上去当单于啦!”

一个汉地来的商人惊讶地说道,他在晋阳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却在某天突然得知了这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消息。

“这还真是稀奇了!”

另一个商人附和道,脸上露出一丝戏谑的笑容。

这样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晋阳,许多行客也都纷纷得知了李渊成为匈奴单于的事情。

他们对此事的反应各不相同,有的觉得荒唐可笑,有的则摇头叹息,表示难以理解。

在这个时代,汉人对胡人有着根深蒂固的偏见,认为他们是未开化的蛮夷。

而李渊作为一个汉人,放着堂堂并州牧的高位不当,反而去进攻大汉,继续做一个反贼,这已经够让人费解的了。

可谁能想到,他转眼间又跑去草原当上了单于,这种身份的巨大反差,实在是超出了这个时代人们的认知范围。

李渊尚未抵达晋阳,然而有关他的各种传闻却已在晋阳的市井间不胫而走。

这些风言风语不仅在普通百姓中流传,就连李渊手下的官吏们也对此议论纷纷。

许多官吏对李渊的行为感到费解和不满,他们认为李渊简直就是在胡闹。

放着堂堂的并州牧不当,李渊竟然选择造反,而且还去当了匈奴的单于,这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

这些官吏们对李渊的决定深感失望,觉得他完全不顾及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如此轻率地行事,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

“我们这位大将军,还真是异想天开啊!”

阎忠一边抚摸着他那花白的胡须,一边若有所思地说道。

作为李渊的心腹,阎忠自然对李渊率领大军前往草原的事情了如指掌。

他也清楚地知道,大将军原本的计划是收服匈奴为己用。

让阎忠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大将军最终竟然成为了匈奴的单于。

在阎忠的设想中,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大将军扶持于扶罗成为新任的匈奴单于,然后通过控制于扶罗来掌控整个匈奴。

这样的策略既稳妥又可行,但大将军却偏偏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让一个汉人成为匈奴的单于,这在阎忠看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他不禁开始怀疑起大将军的决策是否明智,这样的举动究竟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后果呢?


  (https://www.bshulou8.cc/xs/13235/2261786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