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黄巾起义?十万大军攻破洛阳! > 第809章 军户迁移难(下)

第809章 军户迁移难(下)


这些军户在西河郡已经安家落户了两三年,辛辛苦苦开垦出来的土地眼看就要真正属于他们,可现在大将军却突然下令要将他们迁往代郡和上谷郡。

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军户们,对代郡和上谷郡完全没有概念,他们只知道自己即将失去辛辛苦苦得来的土地。

这让他们如何能接受呢?

于是,一场轩然大波就此掀起。

许多军户开始闹事,坚决不愿意迁移。

更有甚者,一些军户直接表示,他们愿意打仗,但绝对不能被迁移到代郡和上谷郡去。

这场风波愈演愈烈,最后竟然直接闹到了李渊的大将军府。

这可真是让大将军府的官吏们大吃一惊!

这也是李渊主政以来,军士第一次闹。

李渊对此也是感到十分头疼。

他万万没有想到,西河郡的军户们竟然会如此不情愿离开这里。

仔细想想,这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李渊之前定下的规矩是让军户们开垦卫所附近的土地,而且每户人家最多只能拥有一百亩土地,剩下的都归卫所所有。

如今,两三年过去了,西河郡的大部分土地都已经被开垦得差不多了。

每户人家都如愿以偿地拥有了自己的百亩土地,生活也逐渐安定下来。

在这种情况下,再让他们去代郡和上谷郡建立新的卫所,那就意味着他们要重新开始开垦土地。

这对于军户们来说,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别说是普通的军户了,就连那些百户、千户们也都不太乐意。

毕竟,那些百户所、千户所里,军户们开垦出来的多余土地,虽然名义上不属于百户、千户个人所有,但实际上不还是归他们管理吗?

在这种情况下,好不容易才安定下来的军户们又怎么会心甘情愿地离开呢?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李渊意识到,要想让军户们心甘情愿地从西河郡迁移出去,光靠命令是无用的,反而会起到反效果。

他承认自己之前的想法确实过于简单,没有充分考虑到军户们的感受和实际情况。

自己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存在着“摘桃子”的嫌疑,这也是西河郡的军户们反应如此激烈的原因所在。

因此,当他得知这一情况后,当机立断地下令停止了迁移计划,并迅速集结了一万名卫所士卒,前往雁门郡马邑县集合。

李渊心里很清楚,仅仅这样做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要想让军户们真正愿意离开西河郡,还需要一个万无一失的策略。

毕竟,他绝对不会采取强迫的手段来逼迫军户们迁移。

经过反复思考,军户们之所以对迁移如此抵触,主要是因为他们舍不得自己手中的土地。

于是,一个想法在李渊的脑海中逐渐浮现:用铜钱来赎买军户们手中的田地。

具体来说,就是让军户们将自己的土地转让给李渊,然后李渊再支付给他们相应的铜钱作为补偿。

这样一来,军户们就可以拿着这些钱前往代郡重新开垦耕种。

按照目前一亩地的价格在两百钱到五百钱之间来计算,取个中间值三百钱的话,一百亩地就需要三万钱。

而一万户军户的一百亩地,总共就需要三亿钱。

这恐怖的数量,犹如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在李渊心头,让他的心脏都忍不住剧烈跳动起来。

要赎回军户手中的土地,按照当前的市场价格来计算,李渊竟然需要耗费整整三亿铜钱!

尽管李渊手中确实握有大量的铜钱,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这三亿铜钱就毫不在意。

毕竟,如此巨额的财富,无论对于谁来说都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

更重要的是,如果真的要进行赎买,那么每户人家将会得到整整三万铜钱!

这无疑会让这些家庭瞬间成为有钱人,甚至比府兵还要富有。

要知道,府兵们通过劫掠所获得的财富,通常也不过是数千到一万左右,而且其中大部分还仅仅只有千钱而已。

相比之下,这些军户们仅仅是卖掉自己手中的土地,所得到的收益就远远超过了府兵们辛辛苦苦劫掠的成果。

这对于军户们来说,其实完全可以算是一笔纯赚的买卖。

虽然他们失去了西河郡的百亩土地,但当他们迁徙到代郡和上谷郡之后,依然能够免费获得同样面积的百亩土地。

最多只需要再花费两三年的时间去开垦这些新的土地,就能够重新拥有属于自己的农田。

而到了那个时候,这些军户们手中不仅有着百亩肥沃的军田,还有那三万铜钱的巨额财富。

这样的生活,简直可以说是一飞冲天,让人羡慕不已。

汉代的铜钱购买力相当强大。

在这个时期,铜钱的单位还是以“纹”来计算,尚未像唐宋时期那样,以“贯”作为主要的货币单位。

一百钱,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已经足够他们维持一个月的生活开销了。

而三万钱呢?

如果按照每月花费一百钱的标准来计算,这笔钱足够他们花上整整二十五年!

如此巨大的数额,要想以正常价格去赎买,显然是不现实的。

直接强行索取也并非良策。

毕竟,这些军户也是人,他们同样有自己的权益和需求。

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适当降低价格,给予他们一定的优惠。

不过,李渊心里也很清楚,仅仅是降低价格恐怕还不足以让军户们满意。

他需要想出一个更加周全的补偿方案,以平息他们的怨气。

毕竟,在未来的政治体系中,军户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这些军户不仅是他戍边的重要力量,更是他政权稳定的基石。

他绝不能让类似北魏六镇之乱那样的悲剧在自己的统治下重演。

否则,一旦引发七卫之乱,后果将不堪设想。

眼下,西河郡的军户因为迁移之事而人心惶惶,这让李渊感到十分棘手。

无奈之下,他只能暂时搁置迁移计划,先集中精力攻打代郡和上谷郡。


  (https://www.bshulou8.cc/xs/13235/22319474.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