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全家只爱假千金?重生我转身回皇家 > 第三百零七章 逆鳞

第三百零七章 逆鳞


宣德帝瞧见谢鸾小脸惨白,似乎还未从惊吓中恍过神来,眼神中难得流露出几分慈爱,“张德全。”

张公公躬身上前,恭敬送母女二人回去。

谢鸾一脸欲言又止,回头看了眼裴定,“父皇,今日儿臣能死里逃生,多亏了裴世子救我。”

裴定有些意外地回视,谢鸾冲她眨了眨眼,而后捂着额头虚弱地倒在苕春怀里。

看她这弱不禁风的模样,任谁也不会想到方才她骑着阿白一口气狩了五只野兔。

虽然没能狩到她心心念念的白毛狐狸,刚好景岱狩了一只,回头向他讨了来就是了。

至于今日谢鸾遇刺一事,无人亲眼瞧见,瞧见一地的尸体,众人便默认是裴定救了谢鸾。

裴定无奈受下了帝王的嘉奖,心里五味杂陈。

正要论起来,该是谢鸾救了他才是。

若非谢鸾及时赶到,高低他得挨上一箭。

谢鸾和皇后离开后,宣德帝这才开始拿景瑞问罪。

景瑞与西夜合谋,但他目前并未做出任何损害大周利益的事,帝王不会因此杀了亲儿子。

但有一点,在场众人心照不宣。

今日围场遇刺,景瑞是知情的。

他非但没有阻止,反而意图帮西夜使臣出城。

若今日遇刺的不是谢鸾,而是帝王,景瑞万死难逃其咎。

还有赫兰跋的死,也是景瑞间接造成的。

“朕问你,围场混进刺客一事,你是否知情?”

赫兰跋已死,那个西夜使臣还在,景瑞知道这些都瞒不过帝王,倒不如老实交待。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宣德帝冷笑一声,“很好,好得很,朕再问你,阿鸾是朕和皇后唯一的女儿,你明知西夜欲对她不利,为何还帮着西夜加害阿鸾?”

景瑞低着头不吭一声。

在帝王眼里,他针对谢鸾不是一次两次了。

先是指认她害死谢鸣凤腹中胎儿,后又命人在外头散播谣言,若说前面这些都是兄妹间小打小闹,帝王小罚大诫还图他悔改,这次谢鸾险些丧命,便是彻底触了帝王的逆鳞。

帝王本就对谢鸾有愧疚,心疼女儿和妻子这些年的遭遇,一家子好不容易团聚,他想要像寻常父亲一般,好好弥补对女儿的亏欠。

结果谢鸾一回来,又是被陷害造谣,又是差点命丧黄泉,凡此种种皆与景瑞这个兄长脱不开干系。

景瑞一而再再而三对谢鸾不利,他若是再纵容姑息,便枉为人父!

帝王背着手踱步,突然停在他面前,“勾结西夜刺杀自己的亲妹妹,朕怎么生出你这么个狼心狗肺的畜生!”

“我没有!”

景瑞霍然抬头,一双眼睛红的能滴出血来。

嘴唇却是微微翘着,叫人看不出他是在哭还是在笑。

他用力攥着拳头,指甲几乎要掐进手心,嘴上还在替自己分辩。

“我从未想过要置景鸾于死地,今日西夜的目的也不是刺杀景鸾,他们只是不甘心娶一个六公主,想绑了景鸾挟作人质,儿臣既知道他们的阴谋,便有把握在他们出城前救回景鸾。”

“西夜绑架我大周公主,大周便有了出兵的理由,西夜若是不想被我大周跌骑踏碎领土,便只能用以马匹军备换取两国和平,修建凌云丝路道一事亦可水道渠成。”

“儿臣做这些,皆是为了大局着想啊。”

说完最后一句,景瑞拜伏在地,一副任君发落的样子。

景瑞丝毫不后悔他今日所为,他只后悔自己低估了谢鸾在帝王心中的地位。

他不明白,明明将计就计利用一个女人就可以解决一切,为何宣德帝就是不理解他。

舍小取大,顾全大局的道理,还是幼时帝王亲自教给他的。

若景鸾受伤了,帝王要罚他,他无话可说。

但如今景鸾毫发无损,帝王要拿他问罪,他有的是理由为自己辩驳。

他看向一旁事不关己的景岱,眼中只有讥诮,“今日之事换作三哥,三哥也会和儿臣做相同的选择。”

景岱抬眼,不冷不热道:“阿鸾是我的妹妹,我不会因为有把握救阿鸾,便眼睁睁看着旁人害阿鸾,自己站出来做这个英雄,更不会为了让阿鸾对我感恩戴德,将阿鸾置于险境。”

他语气平的仿佛在陈述一个事实,可字字句句都在揭景瑞的短。

景瑞听了却没有自己想象中的暴怒,甚至算的上平静。

论道貌岸然,他远远不及他这位三哥。

“今日围场混入刺客,三哥是当真不曾察觉?”

反正他怎么解释帝王都不会信他。

能拉个垫背的也不算输得太惨。

然而景岱像是听不懂他的话,迟疑了片刻,跪下向帝王请罪,“父皇,今日围场混入刺客,险些伤了阿鸾,是儿臣的疏忽大意,请父皇降罪。”

今日刚从围场搜出刺客尸身,景瑞便主动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

当时禁卫在林中只找到谢鸾的一片衣角。

帝后心急如焚,只顾着下令寻找谢鸾,压根儿无暇追究景岱的过失。

事后谢鸾平安归来,帝王瞧见谢鸾一副受惊过度的模样,当即把在场每个人都训了一遍。

连景瑞也没落下。

还是张德全在帝王面前说了一句公道话,“围场差不多有两个御花园这么大了,不说祈王殿下还要狩猎与裕王殿下争夺魁首,祈王殿下就是手眼通天,也没法时刻关注围场每个角落啊。”

所以宣德帝只是罚了今日围场当值的禁军,并未怪罪他失职,

反倒是景瑞,明知西夜计划还助纣为虐。

事到如今,竟还想着拉景岱下水。

想到这,帝王脸色稍缓,“起来吧,此事怪不得你。”

比起方才对景瑞的口吻,宣德帝对景岱的态度甚至算得上温和。

对上帝王失望透顶的眼神,景瑞心里一咯噔,还想再为自己辩解。

不想帝王一句话也不想听,疲惫地摆了摆手,“回去吧。”

景瑞二人对视一眼,拱手,“儿臣告退。”

从乾元殿出来,景瑞再不屑装这兄友弟恭,咬牙凑近,“今日那块腰牌,还有暗中那一箭,是你的人干的吧?为了陷害我,不惜毁坏两国交好,好一个贤良宽厚的祈王殿下。”

景岱蹙了下眉头,不是景瑞,那一箭会是谁射的?

见他不说话,景瑞便当他默认了,盯着他清峻的面容冷笑数声,“三哥最好藏好了,可千万别被我揪住把柄,纸包不住火的道理,三哥该比我明白。”

说罢,一甩袖袍,愤然离去。

然而不等他景瑞查明刺客一事,次日一早,一封贬黜的圣旨飞到了裕王府。


  (https://www.bshulou8.cc/xs/1318/1111082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