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全家只爱假千金?重生我转身回皇家 > 第三百一十八章 燕地

第三百一十八章 燕地


凉州兵力早有部署,裴宁也于几日前赶赴凉州驻地,倒是不必太担心。

让帝王头疼的是东南之地的水患。

一年前东南各地藩王便开始蠢蠢欲动,此次南方大雨山洪决堤,那些人更是接着机会传播谣言,扰乱民心。

东南之地与上京相隔数千里,只怕东南要反,传到上京,也是数日后的事。

今日朝会,帝王正发愁派何人前往东南之地镇压叛乱,安抚民心,半个月没上朝的裕王站了出来,“父皇,儿臣请命前往东南之地。”

满朝哗然。

高坐在御座上的帝王叫人看不出脸上表情。

景瑞咳了两声,拱手说道,“儿臣愿立下军令状,还望父皇准许。”

帝王并未第一时间给他答复,环顾一周问群臣的意思,“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这......”一众朝臣瞅了眼景岱,低着头窃窃私语。

上个月景岱负责督办东南之地的水利修建工程,此事本该由景岱继续负责。

但景瑞突然站出来下军令状,就冲他这积极性,当着一众朝臣的面,帝王都不好不给他这个机会。

皇后中毒虽然与淑妃无关,她帮着娴嫔隐瞒至今,昨儿宣德帝也没放过她,直接将她贬至嫔位,禁足淑德殿,无诏不得踏出殿门一步。

景瑞自身难保,更是无暇顾及母亲,加之昨日帝王出宫遇刺,景岱顺藤摸瓜查到了赵家头上,帝王已经开始疑心赵家和南疆勾结,暗中助镜无尘出城。

所以他急切需要这个机会。

在一众议论声中,景瑞再次请命,声音铿锵有力,“望父皇给儿臣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儿臣此去定不负众望。”

帝王既然这么问了,众臣自然不敢有任何异议。

宣德帝收回目光,张德全立马上前宣旨。

“......四皇子景瑞,恭孝克俭,今封为燕王,留守东南燕地,钦此。”

听到帝王要将燕地封给他,景瑞喜出望外,忙不迭跪拜谢恩,“儿臣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散朝后,几个朝臣结伴而出,还在四皇子封燕王的震惊中没有回过神来。

景瑞理了理袖袍,迈步从他们身侧走过。

几个朝臣忙换了张脸孔,转身笑着恭贺。

景瑞目不斜视,没有理会任何人,径直出了大殿。

待他走远,朝臣敛了笑意,紧着眉头低声议论,“燕地盛产盐铁,乃东南最肥沃的地带,陛下封四皇子为燕王,这......这不是明贬暗升吗?”

“谁知道呢?陛下的心思岂是你我能揣测的?做好你我分内之事就好了。”

“如今东南之地民不聊生,今日陛下拿了工部尚书开刀,指不定明日便轮到户部,这几日都夹紧尾巴,紧着点皮吧。”

“唉,走吧,走吧......”

一众朝臣叹着气离去,景岱瞥了眼裴定,“听说昨儿你宿在了含章殿,所以你请旨远赴凉州,阿鸾同意了?”

“我还未想好如何同她说。”裴定直截了当说道,与他并肩走着,“不过阿鸾说过,会支持我做任何决定。”

景岱淡笑了声,“阿鸾为你求来的承诺,倒是没想到你会用在这种地方,也罢,出去历练历练也好。”

裴定啧了一声,偏头看他,“我去凉州边境打仗,阿鸾还未说什么,你倒不乐意上了?”

景岱一声不吭,自顾自走着。

裴定两三步跟上前,笑吟吟碰了下他的肩膀,“真当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你巴不得我立一身军功将我阿姐换回来吧?”

景岱脚下一顿。

裴定微眯起眼眸,“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她曾立誓一辈子驻守凉州,你若是想和我阿姐在一起,放弃皇位请旨戍边,或许还有可能,你做到吗?”

皇子自请外出领兵,便意味着再无被立为储君的可能。

若是能靠手中兵权赢得储位,也算是自己的本事。

然而景岱的沉默已经回答了他。

面对眼前的捷径,极少人会选择弯道。

裴定轻嗤,“江山美人都不舍得放手,世上哪有这等好事?”

他与景从心从小一起长大,无人比他更清楚景从心的野心为人。

瞧他一副春风得意的模样,景岱忍不住反唇相讥,“若换成是你呢?”

“我?”

“倘若父皇对阿鸾不那么偏心,你娶了阿鸾便会像其他公主驸马一样不可再入朝参政,你会如何选择?”

裴定看着他,忽而笑了,“别把你的难题扔给我,口头上的承诺最不值钱。”

“再者,我和你可不一样。”

景岱洗耳恭听。

裴定缓缓说道:“阿鸾心悦我,而我阿姐心里已经有人了。”

“......”

裴定拍拍他的肩膀,“行了,不跟你说了,阿鸾还等着我回去呢。”

彼时谢鸾已从太后口中得知裴定请旨前往凉州的事儿,裴定回到含章殿,谢鸾已经在膳桌前等着他了。

裴定眉梢轻挑,在内侍捧过的折沿盆里净了手,今日菜肴格外丰盛,山珍海味摆了满满一桌。

谢鸾动手给裴定盛了碗汤,随口问道:“今日朝中没发生什么事吧?”

东南水患的事儿在朝中闹得沸沸扬扬,谢鸾没道理没听到风声。

裴定觑了眼谢鸾的神情,与平日无异。

裴定心弦一松,挑着重点说了,末了又道:“景瑞封了燕王,三日后动身前往东南之地。”

谢鸾一愣,轻笑颔首,“嗯,是桩好事。”

一面吩咐苕春,“四皇兄若是去了燕地,往后见面的机会怕是少了,你替我去四皇子府走一趟,将那日父皇赏我的彩头给四皇兄送去。”

今日帝王封赏景岱在旁人看来或许是君恩浩荡,谢鸾和裴定却清楚帝王的意图。

当日景岱从东南之地回来,查到景瑞与东南五地藩王暗中往来的证据。

宣德帝这会儿把燕地封给他,明为封赏,实是帝王对他的考验。

到了东南之地,他有两条路可走,一是解决东南危机将功补过,而后留在燕地东山再起,这也是帝王希望看到的。

二是趁凉州与乌桓大战,勾结东南藩王一举攻破上京。

先前帝王冷落了景瑞大半个月,昨儿淑妃又被禁足,帝王对他的信任已大不如前。

于景瑞而言,前者吃力不讨好,后者风险极大。

哪一条路都不好走。

单看他怎么选了。

谢鸾敛回思绪,扫了眼桌上的佳肴,往裴定碟中添了一箸,“今日的清蒸鲈鱼不错,尝尝。”

裴定盯着碟中的鲈鱼,没吭声。

谢鸾从不碰荤腥。

他不碰鲈鱼,多吃几口便会浑身起疹子。

往日桌上是没有这道菜的。

今日不仅有,还主动为他夹菜。

......往日哪有这待遇。

裴定动了动银箸,低头尝了一口,点评道:“嗯,是不错。”

谢鸾唇角弯起,又给他夹了一箸,“是吧,香而不腥,来,多吃点。”

裴定抬头,“你都知道了?”


  (https://www.bshulou8.cc/xs/1318/11110814.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