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科举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 > 第490章 护师之心

第490章 护师之心


可能有人会奇怪,陈凡刚刚那句话有什么问题?为什么徽山先生会很难堪?

明明就是附和徽山先生描写圌山,赞美圌山景色而已。

其实陈凡刚刚那句话的前两句“云山苍苍,江水泱泱”是引自范仲淹的《严先生祠堂记》。

全句是“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这句话本是范仲淹赞颂东汉隐士严光(严子陵)的品格高洁。

但陈凡却故意丢掉了后两句,只留下前面的“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范仲淹是用“山水永恒”比喻严光的品德流芳千古,成为士人的人格标杆。

南宋之后,这句话已经成为评价人物德行的标准范式。

比如朱熹就曾经用这句话赞誉过周敦颐。

可到了陈凡这,只截取了云山江水的壮丽景象,隐去了后半句对“先生之风”的赞美,表面上陈凡是在附和对方,对圌山风景的褒扬。

但实则却在暗讽对方虽然身处山水形胜之地,却无严光淡泊名利的真士人风骨。

苍苍和泱泱的宏大,与徽山先生见面就嘲讽别人的渺小行径,立刻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哈哈哈……”洪升突然大笑,指着陈凡道:“寅之,我就说这解元公口舌了得,当日在弘毅塾开讲礼那天,人家可是舌丨战群儒,一人应付那许多老头子,不落下风。“群儒啊!”

说到这,他又转头对徽山先生道:“宗元,服气没有?就文瑞这种急智,说他被朱衣人点头,老夫是信的!”

“再说了,苗灏是什么人?他眼看着就要被升为翰林院掌院,正是爱惜羽毛的时候,如何会在乡试这种大事上使小动作?你啊,就莫要再试探文瑞了。”

徽山先生闻言,只是笑了笑,却并没有对陈凡道歉性质的说几句,而是径直转过头去,背着手看向大江,显然还是被陈凡刚刚的暗讽气得不轻。

陈凡心中冷笑,也不再看他,笑着跟洪升二人重新见礼。

且又介绍起他带来的几个学童。

当洪升看到马九畴时,竟然还有点印象:“文瑞,你参加雅集,怎么还把书院典签带来了?”

马九畴闻言,脸顿时红了,嗫嚅道:“洪先生,我,我也是夫子的学生。”

这下子就连涂敬都傻了,陈文瑞年未满十八,竟然收了个半截身子入土的学生,而且还是书院的典签,这……

陈凡为了避免马九畴尴尬,于是便道:“塾中少有善弈之人,马典签于此道钻研日久,故而带他来一会东南手谈大家。”

两人听到这话方才放下心中疑惑。

涂敬更是觉得弘毅塾成日才一年,估计塾中人才积累浅薄,没奈何,为了参加诗棋雅集,故而临时拉了这老典签凑数而已。

想通此节,众人也就不再管他,反倒是将目光转向王北辰与黄韬身上。

“今日有景,文瑞,不如让你这两位弟子也各自吟诗一首?”

听到这话,背着身,耳朵却一直留在众人身间的徽山先生,身形动了动。

显然,这次诗词雅集,他也带了相应的人才前来。

陈凡转身看向二人:“既然是长者所邀,你二人不可推辞。便各自作得一首来。”

二人同时躬身道:“是。”

黄韬先来:

危塔倾云锢古今,梵墙明灭雾深浅。

一钟撞破润州雨,万舸潜吞海国阴。

僧履苔痕迷魏晋,江声岳色荡胸襟。

忽闻绝顶疏钟响,始觉浮生是客心。

“好!”涂敬首先喝彩。

说实话,这个名叫黄韬的小童,这首诗作得一般。

但在这年纪,能严格依照平水韵创作,且诗格颇类宋诗格调,这已经很难得了。

最后“始觉浮生是客心”虽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思,但能在这年纪,写出如此“涤荡胸襟”的诗来,已经算是很了不起了。

涂敬道:“你叫黄韬是吧?”

黄韬躬身道:“会先生话,正是黄韬。”

涂敬吩咐一旁的知客:“一会儿,你去库房拿一套文房四宝来送于此人!”

弘毅塾众人闻言全都喜形于色,这诗棋雅集还没开始,黄韬便帮弘毅塾先声夺人!

一旁的徽山先生背影又动了动,显然也被黄韬的诗才打动了。

洪升笑道:“你呢,叫王北辰?你可吟得?”

刚刚众人欢喜时,弘毅塾众人只有他王北辰面色肃然,听到这话,王北辰躬身道:“回先生的话,我也有了!”

洪升笑道:“好好好,都是好孩子,你且念来。”

王北辰正色吟道:

孤塔斜擎未羡春,朱衣岂是点头人?

江声夜洗泥沙净,云气朝分日月新。

自有风雷藏笔底,何须犬吠认衣巾。

圌峰若问真颜色,万古青苍不染尘。

一首诗念完,这次不仅洪升等三人怔在原地,就连陈凡也愕然看向王北辰。

却见王北辰突然跪倒在湿滑的地上,对陈凡道:“有人侮辱夫子,学生实在忍不住,请夫子责罚。”

孤塔斜擎未羡春,朱衣岂是点头人?

王北辰见陈凡刚刚被徽山先生暗讽,心中气不过,立马用诗回怼了来。

这首联,用【孤塔斜擎】呼应报恩塔斜而不倒,暗喻陈凡虽遭非议但风骨自立。

【朱衣岂是点头人】直接反击,用反问否定功名靠运气的指控。

颔联中,【江声洗泥沙】暗指时间会证明清白;【云气分日月】用了双关,既写山顶云雾遮日的实景,又讽徽山先生见识不明如蔽日阴云。

到了颈联,王北辰的诗突然锋芒毕露,【风雷藏笔底】是彰显陈凡真实才学,对比【】犬吠认衣巾】,此典出自《晋书·陆机传》“黄耳藏书”,讽刺对方嘤嘤犬吠只识衣衫。

最后尾联升华,王北辰用圌山【万古青苍】的亘古澄明,对比对方言辞的【尘浊】,人品高低立判。

更为难得的是,王北辰依然用黄韬刚刚的平水韵,可以想见,这是听完黄韬的诗后,胸中积郁,不得不抒,随便找了个现成的韵脚,立刻便回怼了去。

其诗之锋快,其维护师长心意之坚定,让人动容。

徽山先生终于装不下去了,“哼”的一声,挥了袖子,甩手走了。

“宗元!”涂敬喊了一声。

一旁的洪升拉了拉他:“随他去吧!”

随即转头对王北辰道:“诗做的好,寅之,也赏给这小家伙一份文房四宝吧。”

涂敬苦笑两声,摇了摇头对那知客道:“洪山长说话了,立刻去办!”


  (https://www.bshulou8.cc/xs/13141/5046818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