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石府寿宴
说是要排练个几天就能登台,但陈凡看了秦妙音的戏班子排练之后并不满意。
他又找来匠人,给这戏做了些道具。
就这么每日排练,直到月底方才有了点样子。
这一日陈凡正跟秦妙音讨论唱词呢,五十多岁的班主气喘吁吁的走了进来。
“秦大家,我都打听好了,下月初二,丹徒县县令石济良家老夫人过寿,昨日我去谈了,对方听说是秦大家的新戏,老夫人拍了板,专请您去唱一出。”
秦妙音闻言,欣喜地看向陈凡,陈凡道:“班主,那日都有哪些宾客到场啊?可打听了?”
“都按照秦大家的意思问了,说是有何知府的夫人,地方上士绅家的女眷,就连镇江驻防的白参将家也有人去的。”
……
冬月初二。
县衙后衙中遍设帷帐,二堂与后衙的照壁处放着一方大案,案上摆着“慈帏衍庆”的匾额,旁边都是各地官员送来的对联、礼品。
石济良看着“慈帏衍庆”四个大字,哈哈大笑道:“四绝公虽然人未至,但牌匾却送到了,我记得何知府夫人诞辰,他却什么都没表示吧?”
管家笑道:“您在丹徒六年,丹徒县众人熙熙,如登春台,就算是涂少卿也是佩服的。”
石济良“哈哈”一笑,背着手看着匾额:“都说涂山长有【四绝】,这字果然极好。”
品玩了一番匾额上的字,他背着手转到一边。
“这是何知府给老夫人写的寿联。”
石济良朝管家手指的方向看去,之上那幅联子写道:
鸿庥仰止,恰金焦北固烟霞,筹添海屋三千纪
鹤算绵长,看扬子南徐舟楫,樽注匏尊八百春
何启云的联上,不仅多用典故,且嵌了镇江丨三山【北、焦山、北固】与镇江的古称【南徐】,一看就知道是用了心的。
石济良感叹道:“何知府百忙之中,还为慈上写了幅这么好的联子,真是……”
他又看了几名官员送来的寿联,最后转过照壁,却见一幅对联中间是一幅精心绘制的药师琉璃光如来。
按照《药师经》记载,药师佛十二大愿中包含“除病延寿”的愿力,信徒通过持诵药师佛名号或《药师咒》祈求健康长寿。
石济良再看向两旁的对联,只见上面写道:
曼荼罗开,无量光中,恰妙观察智照闰宫,瑜珈延月相
须弥座转,微妙劫外,喜成所作智圆蛇岁,檀施等河沙
石济良不懂佛经,看不出这幅对联说的是什么,他转头问管家道:“这是何人写的联子?”
“回老爷,这是大兴国寺的主持,圆融大法师派人送来的。”
一听是圆融送来的,石济良笑道:“有心了。”
大梁的寺院施行的是“僧纲司”的管理制度,镇江府僧纲司正设在城内的大兴国寺,而圆融大和尚,正是大兴国寺的主持,也是镇江府的僧正。
就在这时,鞭炮声响了起来,石济良道:“马上都要开席了,秦大家那边准备好了没有?”
管家立马道:“我马上去后面看看。”
……
后院中,听到鞭炮声炸响,班主催促着后台行色匆匆的各色人等:“快,快快,主家马上就要开席了,第一场《蟠桃会》准备着,马上要上台了。”
说罢,他急匆匆拉过路过一人道:“《香囊记·庆寿》的那几个角儿都准备好了没有?”
“都已经画好了脸!”
“叫他们快点,他们是第二场。”
随着锣鼓声响起,戏台后饰演南极星君(寿星)的演员头戴“如意莲花冠”,手持龙头拐杖从“仙楼”(舞台高处的装置)乘“云车”降了下来。
班主见状,立马将“八仙”按【吕洞宾→何仙姑→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韩湘子→曹国舅】的顺序一一推上了戏台。
“瑞霭瑶池,祥云金阙,蟠桃会。海屋添筹,共赴长生宴。”
当南极仙翁的第一句唱词响起,他终于松了口气,回到后台。
这时却见秦妙音已经穿好了交领大袖衫,配上月华裙、松绿腰封河朱砂色批帛。
此时正用“玉容粉”(铅粉混合了珍珠末)打底,班主进来时,打底已经完成,给秦妙音化妆的侍女正在她两颊用毛刷轻轻扫过。
顿时,秦妙音的脸颊多了一层淡赭色暗影,班主看了片刻惊讶地摇了摇头道:“嘿,就多了这一扫,秦大家这扮相便多了两分妖异。”
秦妙音正在化妆,按照规矩,她是绝对不会说话的,所以并没有搭理班主,班主知道规矩,就驻足一旁接着看。
却将那侍女又拿出墨膏,将秦妙音的眼角延长至鬓发,尾端还做了个分叉,看起来犹如蛇信。
班主摇了摇头:“你说这陈解元,果真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这是什么都懂啊,他当时是怎么说来着?这扮相是参照那谁?”
化妆的侍女记性好,头也不转道:“老班主,解元公说的是,这叫【凤梢眼】,参照的是山西广胜寺壁画上妖仙的形象。”
老班主啧啧赞道:“都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嘿,神了,嘿!”
不一会儿,秦妙音的妆已经画得差不多了,只见她拿起一只银丝编织的蛇形发冠,上面镶嵌了一枚珍珠。
“这就是陈解元找人定做的【螣蛇冠】?嘿,用在这支戏上,还真就恰如其分。”
因为画好了妆,秦妙音终于可以说话了,她看向一旁一个和大腹便便的男子道:“张六,法海的唱词可都记住了?”
那男子道:“秦大家,你便放心吧,都是跟着您吃饭的,十几年了,我这形象虽然没甚上台的机会,这次总算捞着了,我敢不用心?”
秦妙音微微一笑:“你呀,到时候就往形容猥琐了演!”
侍女娇笑,捂着嘴道:“张六叔就不用演都像。”
“嘿,这小妮子!”张六故意黑着脸,瞪了侍女一眼。
秦妙音又转过头去看向“许仙”:“等端午饮了雄黄酒那一段,晕得一定要像!”
“秦大家放心,有那玩意,咱都不用演,像着咧!”
这时,戏台上传来众人合唱的声音:
一门孝义天颜喜,九世雍和圣主知。看取金匮丹书褒美,更愿取蟠桃岁岁餐,鹤算年年纪,直待那海屋添筹亿万斯!
班主一惊,就看秦妙音化妆,竟然不知不觉过了这么久,第二支戏《香囊记·庆寿》已经结束了。
“快快快!秦大家,准备登台!”
(https://www.bshulou8.cc/xs/13141/50441210.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