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项庄舞剑
“分校?这个想法更好!”戴继听到“分校”这两个字,顿时觉得很新鲜,也很有趣。
关键是“分校”还会使用弘毅塾的名字,可以让宁波的士绅百姓一下子就能联想到在南直隶很有名的弘毅塾。
这就好像另一个时空中,一些名牌高校择别处开设XX学院,其实是一个道理,说白了,用了XX高校的名字,就能共享XX高校的资源和名声,对于某些条件薄弱的地方而言,是一步起飞的机会。
戴继听到这,立马坐不住了,他起身对着杨来贤示意一番,两人走到僻静处应该是商量这件事去了。
不一会儿,杨来贤回来时看着陈凡的脸上也流露出不一样的神情。
杨来贤这边刚刚坐下,一旁的王镐便问道:“叫你过去什么事?”
杨来贤将陈凡给戴继想了那几招,以及合作办学的事情和盘托出。
王镐闻言,顿时激动的脸色涨红,当场就要站起,想要说些什么。
可杨来贤哪能让他这么做,一把将他拉住:“你这时候起来反对,那将我置于何地?我以后还怎么面对戴大人?”
王镐红着脸道:“我承认,这陈凡在教授经典上确实是有办法的,但若他想把什么女子学院搞到我们宁波去,我第一个反对。”
杨来贤苦口婆心道:“王山长,让妇人们多一分收入,那宁波府的百姓日子过得岂不是更好?这是好事啊,而且自古男耕女织,女子掌厨,女医也是很多的,你为何如此反对?”
王镐激动道:“胡言乱语,所谓夫为妻纲,女子若是牝鸡司晨,那置男子于何地?家里乱了,族里便乱了,族里乱了,乡里便乱了,乡里乱了,国家也就乱了,这事岂能儿戏?”
杨来贤摇了摇头道:“不过是让妇人们赚些银钱,给儿女双亲多买些吃食,多扯些布帛,年节时桌上能添道鱼肉荤食,何必如此。”
“你不懂!”
杨来贤觉得王镐胡搅蛮缠,于是也冷下脸来:“戴大人与我说及此事,我本不应该多嘴告诉王兄,现在还请王兄不要让我难做。”
王镐闻言,气愤坐下,一个人皱着眉生着闷气。
两人距离陈凡等人又不远,这边的拉扯早就被陈凡戴继等人看到。
不用猜,几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韩辑怒道:“这王镐真是腐儒,天一阁书院诺大的名头,这些年被他弄成这样,还有脸在外夸夸其谈。”
戴继倒不生气:“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读书人守着那些坛坛罐罐的事情,文和你见得还少吗?”
陈凡笑了笑,并没有插话,现在他算是看出来了。
这杨来贤应该是知府戴继很看重的人,有什么事,竟然还跟他商量。
至于那个王镐,估计是因为祖上的原因,被戴继拉来,与一众宁波山长到淮州充门面的。
吃完饭,大家喝了会儿茶,很快,云板声便响了起来,学童们各自从宿舍中夹着书本飞也似的冲进了各自的塾堂。
当陈凡带着众人来到丁二班时,丁二班终于不像之前那般“用工苦读”了,但现在却成了菜市口,说笑嬉闹的声音直至陈凡站在塾堂门口才渐渐平息下来。
看着这个塾堂的情况,在场都是“老书院”了,哪里还不清楚这里面都是些什么胚料?
王镐看着一个个眨巴着大眼睛,窃窃私语讨论他们一行的盐商子弟,脸上嘿然。
果然,上午都是提前安排好了的。
今天下午,才是弘毅塾真正的一面吧。
“起~立!”丁二班众人在新任班长罗瑜臣的带领下,有气无力道:“夫子好!”
韩辑一看这场面,心里顿时为陈凡捏了一把汗。
在他眼中,这帮人就是些臭鱼烂虾,陈凡怎么就答应王镐,给这些人讲课?这不是胡闹吗?
简直拿弘毅塾的名声,和他淮州府的名声开玩笑啊。
韩辑不知不觉间,已经开始站在弘毅塾和陈凡的角度开始荣辱与共了。
陈凡笑道:“今日上午,来自宁波府的先生们在乙班听了一堂课,先生们觉得乙班的学童们表现都很不错,现在想来咱们丁二班也听一节课,怎么样?有没有信心,拿出你们的实力来,让先生们也觉得你们都是好样的?”
“有~~~~”学童们依旧一副百无聊奈,有气无力的样子,散漫地回道。
他们的身后,来自宁波府的山长们见状,顿时窃窃私语起来,其中几人甚至大摇其头,显然对这帮学童的态度很是反感。
“今天上课,不讲经典,我们将美文!”
“何为美文?就是自汉以来,名师宗匠,用如椽巨笔写出的好文章。”
“这些文章有的是浩然正气,有的是雄辩韬略,有的是至情至性,有的是家国兴亡。”
“比如《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这其中我们能读到什么?母子嫌隙,一念成仇;颍考叔孝感天地,掘地见母,终化干戈为玉帛!”
“比如太史公《报任安书》,我们能读到【腐刑加身,志节不堕;太史公以血泪著史,留正气贯长虹!】”
“比如贾谊的《过秦论》——我们能读到铺陈六世余烈,笔锋如剑,直指暴秦之弊,可为帝王镜鉴!”
“比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我们能读到叔侄情深,字字泣血;千年读之,犹觉哀音绕梁!”
“比如诸葛亮的《前出师表》——我们能读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篇表文,两朝肝胆!”
说到这,陈凡顿住,目光扫视群童:“为什么我们在一切为了科举的今天,要诵读这些古代的雄文?”
“因为这些文章,可以培养我们的【浩然正气】,可以培养我们士人的担当作为;可以让义理、考据和辞章混一,培养我们日后写八股文的能力。”
“可以说,不习古文,便写不好八股;不学古人文章里的精神,我们就做不了有担当,有作为的读书人。”
听到陈凡这话,有宁波的山长在后面窃窃私语道:“该说不说,这帮丁二班的小子虽然混,但陈凡这个山长确实是有水平的,刚刚他的这番话,就连我也感触颇深。”
“没错!”
“你老兄说到我心坎里去了。”
这时,台上的陈凡笑道:“今日,咱们身处海陵,旁边不远就是文在堂和海阳楼,所以,咱们今天这堂课,就学范文正的《岳阳楼记》!如何?”
戴继闻言,他最是喜欢范仲淹的这篇文章,当即颔首点头,抚须微笑。
就在这时,突然有人道:“陈山长,海阳楼毕竟不是岳阳楼,要说历史上的雄文跟海陵关联颇深的,我倒是想起一篇来,不如……”
王镐起身,面对陈凡和所有学童、山长的目光道:“不如,你就讲一讲骆宾王的《奉天讨武曌檄》!”
“如何?”
听到这话,陈凡眼睛微微眯起。
呵呵,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啊王山长。
(https://www.bshulou8.cc/xs/13141/5042168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