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科举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 > 第574章 会试密辛

第574章 会试密辛


占城,古称占婆补罗,后改称林邑、环王国,五代起通称占城,

其地在今安南中南部。

陈凡在另一个时空时,年轻的时候曾经有段时间很喜欢用一个名叫SKYPE的聊天软件,跟国外的妹子聊天。

有一次约到了一个越南妹子,那妹子正在学习中文,家里就是养马的。

交流中,妹子说了很多有关占城马的知识。

这种马生活在越南的红河三角洲地区,是一种体型中等,耐湿热、适应性极强的马种。

这种马成年体高月4.06~4.38尺,比华夏的南方马种稍大一些。

关键是这种马肩背厚实,特别擅长山地丘陵地区作战,而且对南方的湿热气候耐受性明显高于蒙古马和辽东马。

听到这话,沈士居突然道:“我想起来了,英宗时,安南人曾经一次进攻占城马百余匹,后由广东布政司转交给太仆寺管养。”

车纯动容道:“此马如何?”

沈士居摇了摇头道:“没有记载!”

车家父子闻言,顿时扼腕叹息。

但陈凡这时候却又想到了一篇中原地区记载占城马的记录。

“车大人,据《宋史·外国传》有载,言及占城马肩背结实,体高四尺余,蹄健而性驯,虽暑雨蒸郁,不减其力。”

听到这话,车家父子两面面相觑,很快车铭便疾步离开了。

片刻后,再等车铭回来时,看着陈凡的眼光已经又不一样了。

车纯连忙道:“是否属实?”

车铭用钦佩的语气道:“确有此载!”

车纯和沈士居二人全都倒吸一口凉气。

虽然他两都是读书人出身,肯定会涉猎史学。

但要知道,《宋史》那可是个大部头,篇幅居现存史书之首,全书共496卷,相当于《旧唐书》200卷的2.5倍。

其中,《宋史》的内容密度也是历代史书之最,以《食货志》为例,其篇幅达到了惊人的22卷,详细记载了农田、赋税、漕运等经济制度。《艺文志》更是收录宋代著作近12000部,元朝其他朝代。

而陈凡竟然在如此浩繁的史料中,信手拈来关于占城马的一个小词条,这记忆里简直太恐怖了。

原本在场三人,对什么“朱衣人点头”完全是当个传说来听的,私心里认为,这不过是苗灏、罗尚德等人出于某种原因,为陈凡扬名而已。

可经过刚刚这件事,众人却不得不重新审视起传说的真实性来。

不过,在众人眼中,这种不可思议的举动,在陈凡看来,却是太普通不过了。

他七日一签到,历代史书,那是签到中最易得的物品。

《宋史》篇幅虽巨,却也抵不过他有统子哥帮忙啊。

现在好了,有了史料佐证,占城马作为战马在南方驯养已经有了先例。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搞来马匹。

可是亲大梁的安南陈朝被胡氏窃国,安南国王陈天平还在金陵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

朝廷为了陈朝,几次发诏威胁胡朝。

胡朝在这时候,根本不可能进贡马匹给大梁。

而大梁也不可能在东北、东南、蒙古全都危机四伏地时候,帮陈天平夺回安南。

这下子,问题再次回到了原点。

尤其是如今的安南公主陈妙秀入宫,却怀了弘文帝的孩子,这让朝廷更加左右为难。

但陈凡提出的解决办法确实是个好办法。

车纯根本没办法忽视。

他“唿”的起身,将小几上的官帽拿起:“我要去面见秦阁老!文瑞,你先在我府上住下,待老夫……”

陈凡有些赫然的拱手道:“备考在即,恰好勇平伯将京中宅邸借给晚辈,便不叨扰大人了。”

车纯一愣,随即恍然。

他笑了笑,重新将官帽放下道:“既然是勇平伯邀请在先,老夫便也不客气了。这样……”

他转身对车铭道:“去将老夫的名帖拿来!”

很快,车铭便将自己父亲的名帖拿出一张来递给陈凡。

看着诧异的陈凡道:“会试之前,按例你是要拜访南直隶在京官员的,可惜老夫是浙籍官员,贸然荐你去浙籍举人所办文会,恐怕反而不美,所以你便拿着老夫的名帖去见几位南直的在京官员。”

“相比他们会给老夫的面子,推荐你去参加文会的。”

陈凡虽然一向不喜欢什么文会、诗会,但很显然,沈士居刚刚话中有话,他接过名帖,深深一揖道:“谢过老大人。”

车铭又看向沈士居:“沈寺丞到我府上所为何事?”

沈士居这次来,主要是转交南太仆寺卿的一封书信,交了信后,车纯便匆匆出了门。

陈凡婉拒了车铭留他吃饭的邀请,约定等徐述等人来京后再见,便与沈士居一起告辞出了府。

等出了府后,沈士居看着大排长龙的人群感叹道:“要不是陈解元,今天又得扑个空啊!”

陈凡笑道:“刚刚沈大人说参加文会、诗会,话中似有未尽之意,学生还想请教……”

沈士居看了看四周道:“这会试前,有门路的举人都是要参加文会诗会的。”

“原因,就是我刚刚说的那个原因!”

“但你要知道,你是不可能见到阁老、部堂的。”

陈凡点了点头。

“所以车大人让你去拜见这些南直在京官员,其实也不是让你去见他们。”

“你要备上一份厚礼拜见,主人家大抵会派幕友相见。”

“记得,你到时要给那些人备些,唔……”

陈凡闻言秒懂,钱呗。

“到时,他们会给你写一张字,还会邀请你某日某日参加某地文会诗会。”

“诗会文会时,自然有阁老、部堂的幕友前来,你要猜准谁是今年主考,便托之前那幕友介绍,认识阁老、部堂的幕友。”

陈凡懂了:“是不是到时还要花一笔钱,再去求那些阁老部堂幕友的墨宝。”

沈士居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

陈凡叹了口气:“要多少银子?”

沈士居回忆了一下:“我们当年行情是本省官员那里500两,阁老部堂那里,呵呵,多多益善!起码两千两。”

我靠!

陈凡差点骂出声来,用两千五百两,买一种可能!这些举人是不是疯了?

难怪说穷人不读书,这哪读得起啊。

“我没钱!”陈凡直接了当摇头。

沈士居微微一笑:“只要你想送,就不会没钱,放心,马上就有送钱的人找上门的。”


  (https://www.bshulou8.cc/xs/13141/50386904.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