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我就是来辅助的
众人一听,他是接着张溪的论点继续往下讲,说实话,此时心里没鬼的人,对陈凡已经消除了不少恶意。
这小子总算没有狂到没边,还知道只给张学士打下手,没有上来就搞“振聋发聩”的跳梁那一套。
大家都是读书人,都不笨,都从陈凡的这句话中感觉到了他的诚恳和谦逊。
这下子,尽管还有人挑唆,但现场却已经渐渐安静了下来。
见陈凡只用两句话就让大家安静下来,这下子周如砥、张溪和一众看热闹的官员全都惊讶了。
曹濡对一旁的李朝列道:“这陈凡还真有点东西,还知道事前拉一帮人来,平息众怒。”
李朝列笑道:“你以后遇到这场面可不要跟他学!”
曹濡奇怪道:“为啥?”
“这种场合吃脸蛋儿!”
曹濡顿时无语,合着大家都是颜控?嘶,不对啊,老李这什么意思?说我丑你直说啊,绕这么大一弯儿。
这时,陈凡见场中已经安静了下来,他终于开口道:“刚刚张学士说,太祖时,科举制度尚不完备,有人肯定就要问了,既然太祖时科举制度并不完备,也没有始终强调朱子之理,可为什么我大梁到了今天,依然人才济济,那也就是说,为什么我大梁到了本朝,却开始强调朱子传注呢?”
陈凡开篇便抛出一个问题来,这一下子就问中了很多人的心里疑问。
是啊,太祖时、英宗时,朝廷草创,甚至很多官员还从小吏提拔,为什么那时候吏治也不差,还把国家朝蒸蒸日上的方向带呢?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科举?为什么还要强调朱子传注?
这时有人喊道:“叫你来是让你给我们讲的,谁叫你提问的!”
“哈哈哈哈!”场中一片哄笑。
陈凡恬然自若,也不生气,目光下移,终于看清了那个人,没错,就是阎永明,当然,陈凡是不认识此人的,但此人从刚刚开始一直煽风点火,这已经引起了陈凡的注意。
不过,此刻不是研究这事的时候。
陈凡笑道:“莫要着急,听我慢慢道来。”
“祖宗朝人才未必有今日之盛,而其时士习淳朴,绝无伪巧,勉修职业,不务虚名,故事治民安,国家奈之。”
说到这,他顿了顿继续道:“然近年以来,士多务虚而希美官,假恬退而为捷径,其意皆借此避祸掩过,为异日拔擢计,像张学士这样,为父母守孝,而诚心拒朝廷征召者,这些人已经少见了。”
刚刚还因为“假恬退而为捷径”这句话面色大变的张溪,此刻也放松了下来,原来不是说我。
一旁的周如砥一头汗,好家伙,陈凡这家伙是真敢说啊,好在这小子会做人,把张溪给提前摘开了。
不过在场的官员或者世家子弟扪心自问,确实,这些年士风日下,很多官员在任颟顸,回乡沽名,陈凡说的没有一点夸张,甚至还保守了。
陈凡脸上此刻已经没了笑容:“出现这种情况,会对国家有什么危害呢?”
“是故人怠于修职,巧于取名,相效成风,士习丨大坏!”
陈凡竖起手指道:“此其一也!”
接着,他竖起第二根手指:“天监以来,浮华渐盛,竞相夸诩,鄙人在乡时,曾听常州府同知扬大人言,这些人士绅厌常喜新,去朴从艳,此乃天下第一件不好事。海陵二三百里内,自天监以来,若辈皆好穿丝绸、绉纱、湘罗,且色染大类妇人!”
“杨大人道其见之惊心骇目,必叹曰,此乱象也!”
这段话陈凡说得更是说到了大家伙的心底里了。
随着大梁国力越来越盛,士人浮夸之风也越来越夸张,很多读书人穿着女人的衣服,敷粉插花,招摇过市,全没有半点读书人的样子。
这让很多“老古董”看不惯,但不少年轻士子却在这种风气下被越带越歪。
比如……马书林。
只见他此时穿着一件 藕荷色云纹绉纱直裰,这本是士人常服,但他却用湘绣 满绣折枝海棠,衣领袖口还缀着银丝滚边,阳光下闪烁如妇人妆奁。
尤其是他的腰上,系着一条松花色丝绦,上面挂着羊脂玉玲珑佩,玉下还坠着五彩流苏,走起路来,一步三摇。
而他脸上更夸张了,铅粉敷面,两腮薄施胭脂,唇点口脂,眉描远山黛,活脱脱一副“戏妆”打扮。
听到陈凡这话时,周围不少人的目光已经聚集在他的身上,马书林气得浑身颤抖,咬牙切齿,恨不得立时冲上去,将陈凡这厮打杀了。
而他身边的“玉京四隽”中的其他三人,平日里觉得这个雅号还挺好听,也乐意让别人用这雅号称呼他们。
可经过陈凡这么一说,三人顿觉羞耻,恨不得找个洞将自己埋了算了。
陈凡这时停了停,他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只觉得口干舌燥,于是他端起茶盏润了润嗓子。
可就在他喝茶的时候,刚刚那阎永明道:“你东拉西扯说了这么多,到底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今天大家是来听讲会的,不会听你扯闲篇的。”
陈凡看了看那人,全当那人是空气,转头继续根据自己的节奏道:“在朝政上,和士风上,自开国以来到今天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么,在文风上呢?”
众人刚刚听了陈凡说了那么多,脑子还在思考官场习气和士林风气呢,突然,陈凡这么一转,他们全都楞了神。
渐渐有人回过味来,曹濡道:“此人厉害,张学士只让那帮士子【知其然】,而这陈文瑞是要让所有人【知其所以然】啊!”
没错,张溪刚刚只说了朝廷关于科举的政策导向,而陈凡补充的就是朝廷为什么会这么做?
这么做会产生什么好处。
那么这么阐述会有什么好处呢?
好处就是让士林从被动扭转风气,到形成共识,主动去改变浮夸尚艳的习气。
而这一切,都要从培养选拔士人的【科举】开始。
陈凡道:“任何一种文体,在成熟之后,必然经历由简趋繁,由朴趋丽的过程,八股文也不例外。”
“因为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如今的八股文出现开始讲究技法、追求丽藻之风的阶段。”
“我常在南直隶听硕人,今时文体诡异已极。”
“朝廷为什么屡屡下旨,力崇古朴,原因就是在此。”
“但终因时风影响,规律在是,八股文文学化趋势不仅屡禁不止,甚至有蔚为大观的趋势。”
“什么时候,我们笔下的文章已经从【简而质】、【雅而畅】转变为【蔚为昌】、【文溢乎衰】,直至今日【靡焉将不可止之势】?”
这时,有人高声道:“陈解元,说得好,那现在怎么办呢?究竟八股文未来之路在何方?”
陈凡微微一笑,他才不傻,我今天就是来辅助张溪这个ADC的,人要有自知之明,要找准自己在这个场合下的定位。
他心里有答案,但他不说!
“我只是从张学士刚刚的话中有所感悟,真若要问咱们士人的前路在何方,当然要向张学士请教,这位兄台问我,那就是缘木求鱼了!”
众人:“哈哈哈!”
张溪抚须:“哇哈哈哈!”
(https://www.bshulou8.cc/xs/13141/50378637.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