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1章


盯着蒸汽机车打量了半天,徐良才扭头望着周敬心说道:“周同知,下官这次去宁阳县履职,不知可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周敬心直接摇头,“宁阳县没有什么乡绅,或者说遍地全都是乡绅,而且大部分都是从江南和山西迁移过来的普通百姓,后来一点点儿攒下的家底。”

“说白了,宁阳县的百姓都是受过苦的,没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对于他们而言,有地可以种,有工可以做,有钱可以赚,有书可以读,这就是顶好的日子。”

“至于什么宁阳出响马之类的说法,徐同知千万别当真。”

“要知道,宁阳出响马是咱们山东的说法,到了江南,就是咱们山东出响马。”

“最主要的还是大老爷……嗯,反正就是大老爷弄出来的一些土特产比较多,有些名头,难免会跟其他地方的土特产撞上。”

徐良顿时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

看来,自家府尊这可真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声名在外。

正当徐良在心底暗自吐槽时,周敬心的脸色却变了变,说道:“还真有一件事,徐副县要多多注意。”

徐良微微一怔,问道:“什么事儿?”

周敬心瞧着宁阳县的方向,说道:“陈侍郎。”

“他去新成立的铁道部履任,必然会带走一批生员、工匠和劳工。”

“徐副县到了宁阳县,交接的时候千万要小心一些。”

只是刚说到这儿,周敬心又直接摇了摇头,否认了自己的说法:“算了,小心也没有什么用,陈侍郎必然会拿着宁阳县的铁路来说事儿,拦也拦不住。”

徐良再一次愣住。

这叫什么?

贼不走空是吧?

关键是本官还打算从登州府衙里带走几个书吏,顺便再从登州大学里弄一批生员带去宁阳县的……

瞧你周同知这意思,你好像有可能拦着本官?

徐良嘿嘿干笑两声,试探着说道:“铁道部新立,而且也没有人比陈侍郎更了解蒸汽机,他要带几个人去京师,也算是应有之意?”

周敬心整个人都麻了。

好家伙,你不拦陈墨,本官就不好意思拦你,是这么回事儿吧?

难道人家说山东出响马!

瞧你们这一个个的,都是些什么土匪性子!

也得亏本官从淮安府来的时候多顺了点儿山药种子,要不然的话,就本官自己一个人吃亏!

周敬心一边在心里疯狂吐槽,一边又轻轻摇了摇头,叹息一声道:“徐副县说的对,陈侍郎带几个生员、工匠去履任,也算是应有之意。”

徐良心里冷哼一声。

几个?

看起来是不能超过十个了。

真抠!

同样都是府尊带出来的,你周同知怎么就像个山西人一样抠抠搜搜的,半点儿没有咱们山东人的大方?

再次疯狂吐槽一番,徐良却也熄了多带几个书吏和生员的心思,转而笑眯眯地说道:“等下官履任之后,便会全力推动宁济铁路的事儿,济登铁路这边,却还要周同知多多费心?”

……

当徐良和周敬心各怀鬼胎的互相算计时,包含陈墨、周敬心和徐良三人调动公文的邸报也送到了辽东。

然后,杨少峰的脸上就像是地铁里看手机的老头儿一样,慢慢地浮现出一个问号。

什么鬼?

配合徐敬玉在淮安府搞压水机推广的周敬心怎么就莫名其妙的成了登州府同知?

原本的登州府同知徐良又是怎么莫名其妙的变成了宁阳县常务副知县?

哦,原来是老登新搞出来一个铁道部,结果这个新成立的铁道部却没有直接任命一个尚书,反而把原本的宁阳县常务副知县陈墨给调过去做了左侍郎?

好家伙,老登够会玩的啊~

杨少峰强压着当场吐槽的冲动,转而笑眯眯地望着朱标和李善长说道:“殿下,李相,陈墨那家伙你们是不用惦记了。”

陈墨上任铁道部的左侍郎是好事儿。

无论是铁路线路的单、复线,还是岔道设置又或者是车站及客货运输,陈墨这家伙都了解得相当清楚。

而且从蒸汽机车立项研发的时候开始,陈墨就全程跟着,为整个研发团队保驾护航,对于蒸汽机车的了解,也没有哪个官老爷能比他更清楚。

按照自己对陈墨的了解,这家伙在上任之前一定会从宁阳县抽调人手,包括但不限于懂得地质勘探的生员,懂得蒸汽机制造的工匠,懂得铁路铺设的工匠。

老登把他抓去做这个铁道部的左侍郎,确实是再正确不过的决定。

朱标和李善长则是黑着脸对视一眼。

算计来,算计去,结果被人给截胡了可还行?

偏偏自己还拿截胡的这个人没办法!

只是转念一想,朱标又嘿嘿干笑两声,说道:“姐夫原本不也没答应把陈墨给小弟?”

“所以,陈墨是否被调任,跟小弟也没什么相干。”

“姐夫只要把当初答应小弟的人手调过来就好。”

李善长眼前一亮,捋着胡须说道:“殿下说的是,驸马爷当初也没答应把陈墨给老夫。”

随着朱标和李善长的话音落下,杨少峰脸上的笑容先是变得僵硬无比,随后又慢慢消失。

这算什么?

来自岳父的背刺?

合着里外里都只有本官一个人亏了?

眼看着杨少峰脸上的神色有些不对劲,李善长当即就想岔开话题:“人手的事儿还是待会儿再说,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关于铁路。”

李善长指了指杨少峰手中的邸报,说道:“陈墨走马上任铁道部左侍郎,铁路之事就不可能再由得各布政使司乃至于各州府自行规划。”

朱标赶忙敲起了边鼓:“李相说得对。”

“除了姐夫以外,整个大明的官场上,也就只有陈墨对蒸汽机最为了解。”

“如今他上任了左侍郎,必然会有相应的规划。”

“说不定就会影响到辽东。”

杨少峰再次冷哼一声。

影响辽东?

影响个锤子!

李善长和刘伯温那个老匹夫,早在去年刚刚听说蒸汽机火车的时候就已经跟老登研究过,要在大明搞几横几纵,甚至连几个比较关键的编组车站都已经选好了地方。

陈墨去了铁道部,顶多也就是按照老夫和刘伯温的指示,大力制造蒸汽机车,玩命修建铁路。

剩下的,他也影响不了什么!


  (https://www.bshulou8.cc/xs/1279265/44383414.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