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草根书记 > 第四百一十八章 初见成效

第四百一十八章 初见成效


韩景知道小打小闹,和风细雨式的改革人事任用是转变不了甘西省的官风的,因为这样的官风由来已久,有的甚至深入某些人骨髓之中。

甘西省的官场之所以出现这样局面,有着历史遗留原因,也有文化变迁和人文地理等原因,很复杂的,许多人以前也尝试着改变,不过都是无疾而终,之所以是这样的情况,还没有把握问题的根源,没有找到病灶,不能开出来药到病除的方子。

想着平衡各方面的利益,照顾到各个阵营的利益,这就是个错误的想法,就好像一个病人,已经是病入膏肓,对身上的毒瘤不彻底割掉,治标不治本是没有用的。

韩景知道甘西省作为西部大开发试验省,承担着政治和经济改革的双重任务,甘西省各方面的试验能否成功,关系到整个西部地区大开发能否顺利进行,和能否成功,那可是关系到国家战略性规划,西部地区一直都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一直都是拖后腿的。

在全国经济发展中,一直都是垫背的,打酱油的角色,这与实际的情况很不相符,要知道西部地区可是全国能源输出基地,没有了西部地区,国家的许多战略性规划都无法实现,原来是西煤东输,现在是西电东送,没有了西部地区,东部也不可能得到快速发展的。

西部地区对全国的经济发展贡献最大,可以说是‘牺牲自己’成全了别人,做出来这么大的贡献,到头来还是贫穷落后,这对西部地区是很不公平的。

全国各地应该是一盘棋发展,不应分谁优谁劣,十个手指有长有短的,各自的作不一样,不能因为东部发展快就忽视西部。

韩景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他决定不再瞻前顾后,要下猛药来整治甘西省的官场。作为一个省委组织部长,管着官员的乌纱帽的,只有管好了人,将各级官员管好了,才能实现发展经济的目的,毕竟经济发展是靠人。

为什么让自己上任省委组织部长?这也是上面的领导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来正确的决定,就好像医生看病,开出来药应该是治标又治本,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韩景考虑再三,决定多管齐下,组织部对社会公开对干部选拔标准,并制定出干部磁卡制每一个党员干部都有一张卡,每年都要‘体检’的,对党员干部磁卡‘体检’都是终身负责制,考核的人,考察的人,录入的人,推荐的人,总之与之相关的人都被记录在卡,一旦持卡人出了问题,这些人都是要被追究责任的,而且还是同等责任。处罚相当的严厉。

韩景的措施相简单,两明一暗,三条线齐头并进,而且还是互相配合,互相交流,互通有无,一个官员瞒了什么事情,肯定是瞒不住三条线明察暗访。

韩景派人开始秘密收集那些不良官员的证据,联合纪检部门,准备来一场大整顿。与此同时,他也积极建议省政府暂时负责人常青进行经济改革,引进新兴产业,鼓励创新。

在第一次全省干部大会上,身为组织部长的韩景言辞犀利地指出了当前官场存在的问题,也表明了即将进行改革的决心。那些平日里习惯了浑水摸鱼的官员们,开始感到惶恐不安。蒙混过关的想法也将失去了市场。

甘西省现在的领导班子不像以前那样的简单,几个阵营都是清清楚楚的,谁是哪一个阵营的,几乎是官场公开的秘密,现在在一样了,每一个人是哪一个阵营的,互相之间大多数都是不知道的,所以说都是小心翼翼防着对方。

对韩景来讲,这样的情况是不存在的,省常委会中的常委们是什么情况,韩景早已经了然于胸,如果这样的情况都摸不清楚,那还怎么当一个合格的组织部长?

组织部长是管理众多官员的乌纱帽,并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签个字就了事的,也不是光听从一把手的话,唯一把手马首是瞻,书记虽然是管理着人事,但是,具体的事情还是由组织部长决定,组织部长不提出来的人选,或者是书记提出来的人选不能获得组织部长同意,那也是不行的。

所以说,书记和组织部长要是不和谐,那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韩景深知自己的权力与责任,也知道自己所肩负的使命,所以在人事改革方面他不会轻易妥协。

在常委会上,他再次强调改革的必要性,与部分持反对意见的常委激烈交锋。那些习惯旧有官场生态的人,试图用各种理由阻拦改革,认为会破坏现有的平衡。

对于反对的常委们,韩景有自己的办法对付他,意识形态巡检组组长的身份不是摆设,为什么上面的领导让他兼职意识形态巡检组组长?那也是为了工作需要,要是单独任职省委组织部长,自己就显得势单力薄了。

有了意识形态巡检组组长的身份就好办多了,你阻挠人事改革,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这可是意识形态的事情,是意识形态巡检范围之内的事情,因此成为了巡检对象也是无可挑剔的,那些反对韩景改革人事的常委们当然是出于自己的目的,自己的利益受到了威胁,怎么能不站出来反对呢?

韩景对这些站出来反对的人,并没有什么担心害怕,相反他是乐于这样的情况出现,因为自己有尚方宝剑在手,还怕你个球!就怕不站出来呢!

任何改革都没有一帆风顺的,改革的事情历来都是曲折的,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也改革正常的前进方式。

你不是反对吗?那我就拿出来让你无言以对的证据,不但如此,连你自己都将会被巡检的,至于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的,那就看你是黑是白。

当韩景拿出收集到的官员不良证据,一一摆在众人面前,激烈反对者们便哑口无言了。他们哪里知道韩景是有备而来,不但收拾了那些有问题的官员,连暂时没有查出来什么问题的人,也将会是重点的巡检对象,这样的组合拳打了出来,让许多官员叫苦连天,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韩景会这样做事情。

本以为只要在常委会阻止韩景,让韩景的许多针对性改革措施无法变成现实,无法落地生根,再漂亮的改革也只能停留在纸上,时间长了,上面的领导失望了,那韩景也只能灰溜溜的离开了甘西省。

政治改革往往和经济改革相向而行,互相配合,这样才能取得长足发展,韩景的人事改革稳步前进。

与此同时,常青那边也传来好消息,新兴产业的引进有了初步进展,一些创新企业表达了来甘西省投资的意向。这让韩景更加坚定了改革的决心,他知道,只要经济发展起来,官场的改革也会更加顺利。

那些还在观望的官员们,看到经济改革的成效,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一场官场与经济的双重变革,在甘西省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看着韩景干的热火朝天,有些人心里当然是不高兴的,谁都知道这样下去,最大的收获者当然是韩景了,有了这么大的政绩,可以说是在自己的仕途中留下了浓浓的,光彩夺目的一笔,让人羡慕又妒忌,当然了也有人心怀鬼胎。

官场中许多人都有着狭隘的心胸,尤其是在仕途升迁方面,谁高兴别人官运亨通,风头盖过自己?‘红眼病’也是官场流行的一种疾病。

‘红眼病’当中的就数省委书记(代理)叶川最厉害,他刚从省委副书记岗位上转代理省委书记,暂时主持省委工作,以为自己就是甘西省老大了,什么事情都应该以他为首。

见风头正盛的韩景盖过了自己,有关人事变动方面的事情也没有和自己汇报请示,根本就没有把自己这个(代理)省委书记放在眼里,换成了任何人都会感觉到不满意的。

做到省部级位置了,就不能像股科级干部那样的做事情了,表达出来的方式肯定是不一样的,否则的话,让人觉得你心胸狭隘,那会影响自己的仕途升迁之路的。

想想也是,上面的领导要是知道下属是个心胸狭隘的人,还会考虑把他放在重要的岗位上吗?估计考虑都不会考虑的。

叶川的不满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埋在心底,几十年的官场经历,这点诚俯又算得上什么?

既然在心底埋下了不满的种子,那肯定是要发芽的生长,叶川表面不动声色,暗中却开始谋划。他利用自己在官场多年积累的人脉,开始在一些关键场合对一些人事变动给韩景的改革使绊子,或者是制造这样的或那样的障碍。

不但如此,叶川对省政府经济改革方面也设置障碍,在一次关于新兴产业落地的会议上,叶川以环保等理由,对引进项目提出诸多质疑,使得原本顺利推进的经济改革出现了波折。

韩景很快察觉到了叶川的小动作,但他并不慌张。他知道叶川此举不过是出于私心和狭隘的权力欲。

韩景一方面加快收集证据的速度,准备让叶川的小动作无所遁形;另一方面,他联合常青等支持改革的力量,进一步推动经济改革的成果显现。

随着时间推移,甘西省的经济在新兴产业的带动下有了更明显的起色,从能源初级输出大省逐渐向能源输出多样化转变,得到了实惠,广大民众对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而叶川的那些小动作,在韩景的布局下逐渐暴露在众人面前,他的“红眼病”最终成为了他仕途上的绊脚石。

韩景本来是不想搞政治斗争,前面的两任省委书记都黯然离开了,可以说都是自己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韩景只想一心搞改革,让甘西省发展起来。对人事竞争没有太多的兴趣,但是,你不想斗,并不代表别人不想斗,为了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得不争斗的。叶川的所作所为让他明白,有时候政治斗争无法避免。

既然对方出招了,你接还是不接?

逃避现实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退让服软也不是韩景的风格,不要说叶川是代理省委书记,就是正式的又怎么样?

不要忘记了,韩景还有另一个身份,思想意识形态巡检组组长,这身份是叶川忌惮的,

在一次重要的全省发展研讨会上,韩景当着众多官员的面,将叶川暗中使绊子的证据一一展示出来。叶川脸色煞白,试图狡辩,却在铁证面前显得苍白无力。高层领导得知此事后,十分恼火,对事关战略性问题,一个省级领导竟然为一己私欲而阻碍改革,这样的领导怎么能做到领导好一个试点省的全面工作呢?

上层领导对叶川进行了严肃批评,并让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最终,叶川因阻碍改革、滥用职权等行为被解除了代理省委书记的职务,降为正厅级巡视员,几乎等于被边缘化。

叶川的倒台,让甘西省官场的改革阻力大幅减少。韩景趁此机会,加快推进人事和经济改革。他进一步完善干部磁卡制,严格考核官员,让能者上、庸者下成为常态。

经济上常青也是颇有建树,他虚心接受韩的建议,经常请教韩景经济改革的事情,常青早就听说韩景是个全面手,经济建设很有一套,在乡镇时就搞出来了工业园区,而且还是超级规模的,常青采取韩景对新兴产业发展预测性分析,把能源输出多样化的格局逐渐稳固,甘西省的经济开始腾飞。

在韩景的带领下,甘西省成为了西部大开发的成功典范。他的改革经验被推广到其他地区,他也因此得到了高层的刮目相看。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

而那些曾经反对改革的官员,在看到改革带来的巨大变化后,也纷纷转变态度,积极投身到改革中。

甘西省在这场变革中,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韩景也在自己的政治生涯中,书写了一段辉煌的篇章,  创出了双赢的局面。


  (https://www.bshulou8.cc/xs/1272012/1111052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