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明末:糟糕,我被东林党包围了 > 第733章 耶苏都拦不住

第733章 耶苏都拦不住


也不怪众人吃惊,毕懋康等人都明白张世康对于制造总局,乃至整个大明的重要性。

不然前两天朝廷里,陛下也不至于因为张世康的撂挑子行为而生气了。

他在大明境内就能遭遇那么多次刺杀,倘若真去南洋,且不言那些穷乡僻壤多危险,单单是远渡重洋就是一大难关。

远洋贸易之所以赚钱,自然是因为互通有无,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海上的风险。

一场大的风暴,就能颠覆一整个船队,在一望无垠的大海上,船队倾翻的事并不少见,而且这年月,只要船翻了,几乎就是十死无生。

毕懋康等人首先想到的便是风险,其次便是,这事儿陛下他知道吗?

然而张世康却十分不在意的道:

“对啊,瞧你们一个个大惊小怪的,两百年前咱大明连西洋都去过,本王费那么大功夫组建和联胜商会,当然不能错过新时代大明的第一次远洋了。”

和联胜商会组建了一年有余,从小弗朗机国订购的武装商船早已到位,泰宁侯他们也早就准备好了一切,就等着出海贸易了。

而张世康这几年在大明境内来回折腾,也早就想出海耍一耍了,为此不惜惹毛了崇祯老哥。

总之,现在他有了长达一年的假期。

南洋他是下定了,耶苏都拦不住,他说的。

“可是殿下,陛下他……知道吗?”宋应星没底气的询问道。

一提起崇祯老哥,张世康就来气:

“宋老,本王为大明操劳好几年,就不能享受享受吗?

此乃本王的私事,谁都管不着。”

虽然他去南洋主要是为了见识见识海外的风土人情,但和联胜的生意,朝廷和崇祯老哥都是有股份的。

说白了,他就算度假,那也是在为朝廷创造收益。

像他这种如此敬业的牛马,崇祯老哥应当鼓励才是。

宋应星与毕懋康对视一眼,心里立马就有了主意,于是很快的转换表情,哄孩子一般道:

“属下这不是担心殿下的安危嘛,毕竟海洋风浪大,多危险!”

张世康这才缓和了不少:

“你们一个个都这么关心本王安危,搞得就跟本王很喜欢作死一样,本王也很在乎我的这条小命呢!”

说罢,他就与宋应星等人道别,带着乌泱泱一大群侍卫离开了制造总局。

接下来的三两日,张世康不必处理军务,日子过的别提多舒坦。

一觉睡到自然醒,熊掌鱼翅吃到腻,白天遛娃,晚上造娃,与老爹提桶钓鱼,与众妻妾深入交流。

时不时的这个世叔拉他吃饭,那个世伯扯他参观攒劲的节目。

直到八月初四这天,刘文柄这二五仔带来了东南的来信。

信自然是郑芝龙写的,这已经是近一个多月来,张世康收到的第四封信。

信的内容无外乎旁敲侧击,想打探张世康对郑家的态度。

自打官山之战以后,建奴一蹶不振,郑芝龙不仅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书信也越写越长。

以至于张世康都有点不耐烦读了。

这其实也不怪郑芝龙着急,因为对于那些书信,张世康主打的就是一个已读不回。

张世康越是不回,郑芝龙心里就越没底。

大清国是指望不上了,官山一战,大清国在郑芝龙心里的地位急转直下,大清国也就变成了小清国,信中更是直接以建奴相称。

言外之意,无非就是愿意诚心归服大明云云。

然而此时的张世康,已经不满足于郑家的顺从。

大明打赢了官山之战,你老郑就俯首称臣,若是打输了呢?这是什么尿性?

压错了注,事后来一句道歉,哪有这么好的事?

张世康将信丢进火盆焚毁,问刘文柄道:

“东南那边,郑芝龙可有兵力调动?”

“回殿下,本来郑芝龙在泉州府调兵频繁,但半个多月前全部悄然撤离,只在其郑宅所在的晋江留着数千士兵守卫。

大人放心,有秦将军镇守东南,郑家绝不敢造次。”

刘文柄很是老实的回应道。

由于刚当过二五仔,他现在跟张世康说话都十分小心,生怕哪里做的不对张世康伺机报复。

“哼,这老郑倒是有点自知之明,不过还是晚了。”张世康不屑的道。

郑家全部的陆军加一块确实不少,但毕竟大半都分散在海外,而且郑家陆军的战力,早就被锦衣卫摸了个清楚。

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是,如果郑家的水师是太上老君,那么郑家的陆军就相当于太上老君炼丹炉,里的煤灰。

郑家所谓的陆战士兵分散在南洋各地,压根就没跟正规军打过仗,说是郑家陆军,但称其为保安更恰当。

因为其创立之初,就是为了保证郑家在海外各据点的安全,使其不至于被当地势力黑吃黑,其战力充其量比大明的卫所兵强一点。

而秦翼明在台州的驻军已经达到了两万人,郑芝龙若真想干一番大事业,秦翼明就是他永远也绕不开的钉子。

可如今看来,老郑同志难得的对自家的陆军有点自知之明,直接就怂了。

听到张世康有除掉郑家的意思,刘文柄立即道:

“殿下,秦将军来信说,只要殿下下令,他有把握在十日之内将郑家在我大明的势力连根拔起。”

张世康瞥了一眼刘文柄,淡淡的道:

“新乐侯,你在教我做事?”

刘文柄吓坏了,立即单膝跪地道:

“卑职不敢!请殿下责罚!”

刘文柄毕竟是当朝侯爷,又是崇祯皇帝的表弟,不论如何,这点小事不至于行大礼。

但他还是跪了。

张世康轻哼一声道:

“自去北镇抚司领十军棍,罚俸三个月,再敢多嘴胡言,便免了你的职。”

“是,属下领命,谢殿下责罚,属下告退!”

刘文柄没有丝毫的犹豫,甚至还有点想笑,但他忍住了。

他心里其实门儿清,殿下警告他多嘴胡言,当然不是因为刚才的事,而是此前自己向表哥告密的事。

领十军棍发俸三月,却没更多惩处,这说明殿下算是饶过了他。

只要没将他清除出大明这艘巨轮,十军棍算个屁。

刘文柄乐呵的便要跑路,刚走出几步,却又听到张世康的吩咐:

“告诉秦翼明,继续保持当前态势,不得轻举妄动,本王将在近期亲自赶往东南处置郑家。”

……

乾清宫内。

长桌的两侧各自坐着孙维藩黄得功所代表的近卫军,以及卢象升、孙传庭所代表的虎贲军。

当然,兵部尚书李邦华身为永宁军一把手,也身在其中。

崇祯皇帝坐在长桌的一头,表情略微显得有些郑重其事。

自打把军务统一打包交给张世康后,这还是他头一回处理军制改组后的军务,甩手掌柜当习惯了,崇祯皇帝不免有些不适应。

可张世康那小子不管,他身为天子,自然要亲自过问三军军务,他可不想好不容易收到手的军权再度旁落。

尽管有些生疏,甚至都不知道从哪儿开始过问,但崇祯皇帝还是忍住了召见那小子的冲动。

“咳咳——”

崇祯皇帝清了清嗓子,环视了一眼孙维藩等人继续道:

“且先跟朕说一说各军目前的情况,怀国公,先从你开始吧。”

……


  (https://www.bshulou8.cc/xs/12577/44386827.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