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星辰之主 >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特征点(上)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特征点(上)


接下来十多个小时,元居加快了向泰玉校官请教的频率,但他的学习进度,明显比不上那个“连体人模型”改进的效率。

当然,这个效率是以“献祭”思诺万先生为代价,才促成的。

元居的个人感受可能有点夸张,但“专班”这段时间公认的最辛苦的人物,就是思诺万没错了。

他每隔两个小时,都要与那个“连体人模型”进行一场实打实的、拳拳到肉的对战。

他当然胜过对方,最开始那个模型纯粹就是个活靶子。可在这种极端环境下,面对一个无知无识、没有任何痛觉的活靶子,嗯,尤其是“能级”破万的活靶子,想要打出让泰玉满意的效果,也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且随着这实验性质的“打靶”持续进行,“连体人模型”内部能级还在快速提升。

在第四轮“打靶”之后,其个体“能级”已经破了三万,稳稳压过在场所有“专职武力”成员一头。

虽然还是靶子,感觉还是木木呆呆,反应迟缓,所有的招架、反击、挪移、藏匿,包括驾驭熔岩,或者是驱动“脊界图景”的时空类能力,总要比思诺万慢上至少两拍……

可这东西为什么会这种手段啊!

大家看的都很清楚,由始至终,泰玉校官并没有给这玩意儿任何即时的、额外的加持,都是由这个“连体人模型”自己做出的反应。

也就是说,它确实是有这方面的运转逻辑的,它确实是一个手搓的、有些笨拙的、但又在快速成长中的“天人模型”……四舍五入,称为“天人”也可以的。

这就“天人”了?

哪怕这里也有“天渊灵网”给予特殊权限的缘故,可看得出来,“专班”里很多人心里都不是滋味儿。

再说了,不管是谁,能面对一个这样的目标发怵呢?

到后来大家也有公论:哪怕这家伙的反应能力尚有严重缺陷,可只要是任何一记反击落到实处,思诺万都要灰头土脸、重伤当场。

这样的情境下,思诺万只会是更加紧张、吃力且狼狈。

于是“专班”内部,便有传言。说是泰玉校官对之前他在“星环城”办案期间,喜氏财团红硅分部经理麻永拒不配合的姿态严重不满,顺带也就恼上了当时还有“奉命拒捕”动作的麻永保镖思诺万,所以才专门安排了这样一个“好差使”,要的就是让思诺万难堪。

类似于路洋校官的“下场”。

而像弓志诚这种一直顶在前面的警方内部人员,还有相对来说比较配合的“大角舰队”的怀安,安排就比较妥帖。

对这种说法,元居将信将疑。

不过能有这种流言蜚语冒头,就证明现阶段,“专班”内部氛围比前段时间放松许多,给了人聊天闲扯的机会。

这氛围很快将元居这种与“红硅星系”本地圈子不太熟的,也给扯进来。

由于身份原因,哪怕是聊天,理所当然也是见习祭司的圈子。

大家平常都是跟在各自师长、上级身边,怎么着也能混个脸熟,平常也会打招呼、浅聊几句,但像现在这样,七八个见习祭司聚在一处,专门来谈笑交流的,实在是头一回。

元居越发觉得,上次泰玉叫住他,让他给回应,确实是“专班”工作到了尾声的样子。

嗯,“专班”毕竟还没解散,不可能当真是配着瓜果饮料什么的围在一起闲聊,现在他们也有个正经名目,即“体系感知记录”。

大概就是让这帮年轻的见习祭司体会一下,如今“天渊灵网”之上,因泰玉校官的行动,带来的实质性变化。

那些因为“大通意”“雾气披风”“荡魔图卷·役魔卷”等带来的大范围影响,也就是让他们涨涨见识,正式祭司才有资格去感知、分析。

一帮见习祭司能“感知记录”的,是更加具体的目标:

比如,泰玉校官在渊区之上,专门为“连体人模型”设计出了一个半固化构形,作为其干涉“渊区”时的运化枢纽,嵌入了“天渊灵网”体系中。

这也是“连体人模型”那个“天人”特殊权限的载体。

如此倒是光明正大,也让所有人见识到了“幻想学派”的手段。

“连体人模型”持续更新,这个与之映射、互动的“渊区构形”,也在同步更迭版本,展现出比物质层面更抽象但也更为凝练的特征。

事实上,从第三个版本开始,泰玉就已经将其相关特征,录入到“星座”数据库中,在地层深处往来扫描筛查,试图匹配上相近的痕迹线索。

而从第四个版本起,范围则扩大到整个“佑冲星”乃至“星环城”区域。

“大范围筛查,‘星座’是靠不上了,可‘天渊灵网’就是最好的感知体系。”

这是泰玉的原话,与之配套的,是整个“红硅星系”宜居地带的鸡飞狗跳。

范围扩大肯定会带来工作量的暴增,据说现在整个警务系统都在骂街,倒是“专班”这里暂时还好,主要还是数据分析等案头工作。

像是台风眼,有种奇妙的平静感。

他们现在讨论的,也不是“天渊灵网”或大范围筛选,而是更现实的东西:

“‘连体人’给踢出去了吗?”

“不但‘连体人’踢出去了,我们也给踢出去了……有明显位移啊。”

“远离这处‘地幔柱’,我是松了口气的。”

说话间,他们所在的一号潜地舰,确实正在“佑冲星”地幔区域缓慢移动,渐渐远离了已经驻扎数日的“德森地幔柱”区域。

至于为何为有这般动作,其中大部分原因仍归结到“连体人”身上。

“连体人模型”版本快速更迭,个体能级也在快速上升,目前已经三万的水准,再算上“打靶”期间的损耗修复,必须从周边环境中快速汲能。

也正是“连体人模型”对周围热能的狂暴汲取力度,使这个“地幔柱”区段的上升热物质流,硬生生“冷却”下来,形成了大范围阻滞,已经影响到了区域结构稳定。

泰玉校官不得不将这家伙踢出“德森地幔柱”,也让几艘潜地舰都临时迁移避险。


  (https://www.bshulou8.cc/xs/10927/9623590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