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7章 三跪九叩之争
第1407章 三跪九叩之争
广州,小云林,青霞精舍。
大热的天,海事总督王家桢、两广总督张镜心、广东巡抚林贽等封疆大吏,都是一身官袍,威严倒是威严,却是热的够呛。
坐在首位的云逍,却是一身清凉绸衫,如同居家的年轻公子。
王家桢等官员心中都在犯嘀咕,今天要会见荷兰、英吉利的使者,国师如此随意,是不是有损国体?
当然了,想归想,他们是绝对不会说出口的。
哪怕是国师在皇帝面前一丝不挂,也没人敢有半句非议。云逍见几人都是满头大汗,笑道:“见几个夷人而已,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说了不用这么隆重,你们一个个穿这么齐整做什么?”
王家桢忙接过话头:“国师面前,岂敢失仪?”
马屁精,难怪能从户部右侍郎,摇身一变成为炙手可热的海事总督……两广总督张镜心也跟着赔笑道:“我等并非是因为天热而流汗,而是因与国师近在咫尺,心中激动万分。”
“去给几位大人弄荷叶茶来解解暑。”云逍无奈地笑了笑,朝精舍中伺候的太监吩咐道。
以他此时的身份,自然是无权享用太监伺候的。
这次来岭南,崇祯见他身边每个伺候的人,于是就派了十几个太监、宫女随行侍奉。
大侄子的一片孝心,自然不算是僭越,不过在大臣们看来,这简直是惊世骇俗,古往今来有几个臣子能有这样的待遇?
不多久,几名宫人为官员们送来荷叶茶。
广州珠江沿岸,池塘多,产荷叶,夏季取新鲜荷叶,洗净后整张煮水,或撕成碎片与绿茶同泡,这就是荷叶茶。
讲究些的会将荷叶蒸馏取荷叶露,口感更清甜。
荷叶清香沁人,能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加上价格低廉,无论平民,还是士绅、权贵都常饮用。
王家桢等人喝了荷叶茶,果然感觉凉爽了不少……当然了,心理作用居多。
这时,一名太监匆匆而来,正是高宇顺。
此人以前在东厂廉政司任职,深受王承恩器重,同时也简在帝心。
这次随云逍一起来广东,是因为高升了,现在的身份是广东镇守太监,不光是监察地方,最重要的职责就是作为皇权的延伸,负责监察海事,定期向皇帝汇报。
这也是上海海关闹出大乱子后,所采取的必要监察体制,并非是针对广东或是海事总督。
高宇顺向云逍说道:“荷兰与英吉利的使者,坚持不肯行庭参礼!”
由于云逍是大明国师,此次又是以钦差身份坐镇广州,全权处置与西班牙冲突一事。
荷兰、英吉利东印度公司的使者前来拜会,该用什么样的礼节,让下面的人伤透了脑筋。
大明重礼法,因此礼节极其繁琐。
下级官员拜见上级官员的礼节,是一套高度制度化、等级森严的礼仪体系。
不同场景,比如公堂、私邸、途中,不同层级,比如州县官见知府、知府见巡抚、地方官见京官,礼节细节各有不同。
所谓‘庭参’,是大明官员的公堂礼仪,是最正式的上下级对接场景。
下级官员因“禀事、述职、领命”拜见上官,必须遵循最完整的礼仪流程,这就是庭参,也就是在公堂庭院中参拜。
从入门到站立,到叩拜与奏事,以及奏事时的姿态、退下的礼仪,都有着十分详细的规定。
要是出了差错,就会被弹劾罔顾尊卑,被降职调任甚至是罢官都有可能。
荷、英使者不是云逍的下官,不过可以套用番邦使臣拜见朝中大臣的礼仪。
礼仪比公堂上参拜有所简化,与‘庭参’十分相似,但仍然主打一个‘臣服’。
见面时,使者需“趋步”(小步快走)至阶下,先行“三跪九叩礼。
行礼后,需“躬身站立”,等待大臣问话,不可主动落座。
谈话时候的姿态,也有严格要求。番邦使者与大臣交谈时,使者需垂首,回答问题时需用‘外臣谨奏’‘外臣遵旨’等谦辞。
并且不能跟大臣平起平坐,即使大臣示意赐座,使者也需侧身坐于椅角(仅坐三分之一),且不可饮用‘御赐茶水’,需等大臣先饮后再浅尝。
告辞的时候,使者需行“一跪一叩礼”,口称“外臣叨扰天朝大人,就此告退”,然后躬身倒退至衙署门外,方可转身离开。
一句话,番邦使者拜见大明的大臣,就跟明朝的臣子见皇帝差不多。
云逍答应见荷兰和英吉利使者后,海事总督府专门跟他们沟通过礼节的事情。
他们当时答应了下来,甚至还有官员专门教给他们这些礼仪。
没想到今天见面的时候,两国的使者又变卦了。他们坚持不肯跪拜,拒绝以臣服姿态行三跪九叩,只肯单膝跪地礼,类似对本国国王的礼仪。
“是吗?”
云逍不禁想起了一百五十多年后,英吉利使团拜见败家子皇帝时的礼仪之争,忍不住笑了。
王家桢道:“西夷使者突然反悔,显然是有意为之。既然如此,不见也罢。”
“不跪就不跪,随他们吧。”云逍摆摆手,让高宇顺带他们进来。
张镜心道:“国师大度,只是西夷素来蛮横无理,这次要是对其宽容,以后怕是会得寸进尺。”
云逍摇摇头:“不妨事的。”
他当然清楚,荷兰和英吉利使者为什么突然改主意。
无非是这几天打探到了消息,知道大明要对西班牙人‘服软’,于是故意在礼仪上挑衅,为接下来的谈判创造有利条件。
云逍不是败家子皇帝,自然不在乎那些繁琐的礼仪,况且以后有的是机会,让他们抢着跪。
不多久,高宇顺带着十几个白皮来到精舍外。
云逍随意看了一眼,不由得眉头大皱。
虽然荷兰和英吉利人长相都差不多,可服饰上却有着明显不同。
荷兰人以“三L”为特色,长发、蕾丝和皮革。
英人则是戴领巾、假发,靴子带马刺,下身穿着类似于裙裤的马裤,到膝盖扣住,下面搭配紧身长袜。
这样的装束,在大明的官员眼里,自然是不伦不类,滑稽可笑。
云逍却并未在意,只是那些英吉利人头上的假发,却让他心中一阵犯恶心。
高宇顺正要呵斥众西夷在外面行礼,云逍出声道:“让荷兰人进来,英吉利人就在外面说话。”
(https://www.bshulou8.cc/xs/10514/2308819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hulou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hulou8.cc